供给侧视域里的高职院校军训育人路径摘要:学生军训作为高职院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培养国防后备人才的战略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打破传统思维限制,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在供给侧背景下,通过对高职院校军训育人进行定位,从高职院校军训训练质量、军训活动安排及军训日常管理三个方面剖析高职院校军训育人的困境,并从方向引领、内涵培植和形式创新三个层面提出军训育人新路径,增强高职院校学生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关键词:供给侧军训育人育人路径一、研究背景及意义xxx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学生军训作为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培养国防后备人才的长远战略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2020年全军学生军训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军训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军训的政治育人功能。”[2]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0年)》,深入挖掘大学生军训的育人功能,切实开展养成教育,增强国防教育的时效性,对于开展国防教育、军事训练、推动高职院校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热词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供给侧改革”从提高供给质量角度出发,用改革的方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扩大市场的有效供给,以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和社会的需要。高职院校军训育人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的大变革、大发展中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面临着改革的重任。“供给侧改革”为高校军训育人运行机制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解决军训育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二、供给侧背景下高职院校军训育人定位在供给侧改革的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军训育人工作必须科学界定军训育人的角色功能。着力提升军训育人的思想引领、价值塑造和能力提升等育人功能,保障学生在军训过程中接受思想文化教育。1.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加强思想引领。高职院校通过部队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军事理论、军事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功能。军训是学生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评价和认识自己,在实践中感受军人优良的品质,了解中国军人为保卫领土完整做出的不懈努力。高职院校在军训中将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思想观念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在内心培植以理想信念为主要内容的思想观念,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目标。2.增强学生组织纪律性和团队意识,强化价值塑造。现代大学生独立意识强,讲究“个性”,容易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不良思想。在军训中,无论是平时训练还是各项活动,都以集体形式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比、正、创中相互帮助、相互促进,逐渐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坚强堡垒。同时,铁的纪律让大学生懂得了“一切行动听指挥”、“令行禁止”的真正内涵意义。在军训中引领学生在教官的感染教育中提高价值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教育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3.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智能素质,促进能力提升。军训由军事理论及军事训练组成,涉及“军事思想”、“现代国防”等十几个理论实践内容,是集各门学科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军事课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还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因此,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军训,以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智能素质。三、供给侧背景下高职院校军训育人困境1.训练内容“供小于求”。目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