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小行业监管意见各县(市、区),市各部门:为全面完成“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和规范工作(以下简称“十小”整规)任务,巩固三年整规成果,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强我市“十小”行业长效监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政府“全面规范、长效巩固、转型发展”的要求,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帮扶鼓励为主,注重长效、加强协作,加快建立“十小”行业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不断提升“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水平。二、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县市统筹协调、部门牵头指导、乡镇具体负责、村社属地管理、业主责任落实、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构建“机制模式化、经验制度化”的长效监管体系,全面规范“十小”行业;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促进“十小”行业转型发展,实现整规工作从突击、短期、治标向常态、长效、治本转变。三、主要措施(一)建立健全行业引导机制。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个体加盟、专业配送等新兴业态,创新“十小”行业服务功能、管理制度、经营方式,优化结构、提升业态,推动“十小”行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打造一批有影响、辐射强的“十小”集聚区。“十小”行业生产经营主体需依法登记注册。涉及前置审批的,遵循“先证后照”原则办理。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业,要严格准入,把好源头关。各部门要定期分析“十小”行业现状,根据行业特点,加快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长效管理。(二)建立健全帮扶激励机制。各级县(市、区)要加快改造小菜场、小客运等行业的硬件设施,提升行业服务质量;鼓励开展“百镇百街”示范创先活动,研究制订表彰奖励办法;结合“百镇百街”示范创先活动,加大税收、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市有关部门要结合“十小”行业发展状况,研究第1页共4页制定促进“十小”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调整有关标准规范,为“十小”行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各牵头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指导作用,定期组织技术服务队深入基层,加强对“十小”单位的技术指导,并利用蹲点联系、咨询热线、网络交流平台等方式,为“十小”经营单位提供技术支持。(三)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涉及“十小”整规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和突发事件,由各县(市、区)政府召集有关部门研究处理,协调解决。涉及若干部门的项目审批,要进一步理顺关系,调整或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时效。各牵头部门要定期通报整规工作情况,在日常监管、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等方面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部门之间定期通报制度。建立健全举报投诉制度,各成员单位及时按有关要求移送不属于本部门法定管辖范围的举报投诉,并做好记录。(四)建立健全安全预警机制。开展行业安全风险评估,卫生、工商、质量技监、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及时分析行业发展状况和经营单位标准符合性情况。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的行业,应定期分析安全形势。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各牵头部门要认真记录巡查情况。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经营单位要加大监管力度,增加巡查频次,做到防患于未然。(五)建立健全常态管理机制。“十小”整规工作要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既要创新监管载体,围绕民生抓规范;又要纳入“平安金华”、新农村建设等载体,实施常态管理。要围绕解决“十小”行业可能出现的阶段性、突发性问题,将“十小”整规纳入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不断调整和完善“十小”行业动态数据库,“十小”经营单位信息档案要实行动态管理。(六)建立健全培训指导机制。通过分级、分批、分类培训,实现“十小”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全覆盖,增强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切实提高“十小”行业业主和从业人员素质。(七)建立健全典型示范机制。积极参加省级“百镇百第2页共4页街”示范创先活动,形成一批可看、可学、可推广的先进典型。对先进典型实行定期检查评审、动态管理。各牵头部门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引导各行业协会积极参与示范创先活动,培育一批经营规范、特色鲜明、管理有序的示范站、点、店、户。(八)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按照层级化责任体系,落实监管责任,将“十小”行业监管工作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