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根据国家水利部《关于报送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总结的通知》(办资源函〔20XX〕325号)精神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总结编写大纲》的要求,现将我市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总结如下。一、"十一五"初期xx市经济社会概况和水资源情势分析(一)xx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大连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1984年被批准为计划单列市,下辖六区三市一县,行政区地域面积1.38万km2,土地面积为1.26万km2,海岸线长1906km。2005年大连户籍总人口为565.3万,其中城镇人口317.4万。国内生产总值为2150亿元,三次比例为8.6:46.2:45.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1.4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9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03元。粮食总产量161.4万吨。(详见《2005年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20XX年前xx市整体建设规划的基本思路是坚持走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其主要内容是:一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二是扩大经济总体规模;三是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四是营造更好的城市环境。对于城市功能的基本定位是要将大连建成为"国内外重要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名城"。大连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区域水资源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水资源状况大连属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679.6mm。降水由西南到东北递增,其中金州以南为550-650mm,庄河东部达950mm,年内降水集中于6-9月,约占全年的75%,年际变化较大。大连多年平均径流深276mm,境内河网发育,集水面积在200km2以上的河流有153条,除碧流河外,多为源短流急独流入海的季节性河流,不利于水资源开发利用。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7.86亿m3。2005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41.0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8.6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7.61亿立方米,入境水资源量为4.89亿立方米,出境水资源量为0.26亿立方米,第1页共8页过境水资源量为4.63亿立方米。(详见《2005年xx市水资源公报》)(三)经济社会用水与效率状况。共建成蓄引提工程1447座,总供水能力14.17亿m3,其中蓄水工程821座,包括各类水库261座,总库容23.3亿m3;共有地下水工程5799处,供水能力3.04亿m3。2005年全市降水量为681.7mm,年供水总量为11.58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9.16亿m3,地下水源供水2.06亿m3,中水回用和海水淡化水0.36亿m3。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13.22亿m3。全市用水总量11.58亿m3,其中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分别为5.29亿m3、2.16亿m3和4.13亿m3。此外,全市工业海水直接利用量13.58亿m3。2005年全市人均用水量205m3,远低于全国428m3的用水水平。万元gdp用水量51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34m3,农田综合灌溉定额为380m3/亩,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40%左右。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303l/d,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68l/d。除部分河流部分区段外,全市主要河流尚未受到工业污染,整体水质状况良好;地下水受到海水入侵影响,水质状况较差。(四)存在的主要问题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按照xx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xx市人均水资源量590m3,属资源型严重缺水地区,且受自然条件限制,水资源开发难度大。按照xx市城市发展规划设想,经供需平衡分析,我市一般枯水年缺水1.62亿m3。如果立足于现状供用水水平和一般节水力度,2005年缺水1.93亿m3,20XX年为2.48亿m3。随着xx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xx市未来供水和需水之间、各用水部门之间的矛盾将会日趋尖锐。2.水资源管理水平整体不高。一是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水资源费尚未实行统一征收等;二是农村用水管理较为松散,农业用水浪费现象普遍;三是城市供用水基础设施滞后,城镇供水管理上存在众多运营和技术问题,供水产销差率高达30%;四是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有待完善。3.水资源过度开发已经导致水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最为突出的有两方面:一是地下水超采而引发的海水大范围深度入侵。2005年海水入侵第2页共8页总面积为467.5km2,纵向入侵深度最大达6.8km,从而衍生出许多生态、环境和工程问题;二是随着地表水开发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