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基本特征分类共性与个性: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包容性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辜鸿铭论中西文化辜鸿铭是现代中国的怪才,他生在南洋,婚在东洋,学在西洋,住在北洋,他精通英、法、德、希腊等九种语言,十分了解西方文化.当时的西洋人声称:到北京可以不看三大殿,但不可不看辜鸿铭.他用英文骂英国人“博大而不精深”,用德文嘲笑德国人“精深而不博大”,在美国报纸上说美国人没什么文化,只有爱伦坡的一首诗,但他特别称道自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辉煌历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文字?史书典籍?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创造新辉煌见证特征?近代衰落原因?要求?回顾四大文明古巴比伦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据历史学者推断,约在公元前四千年代,居住在这一带的苏美尔人已有较为发达的文化,不仅发明了文字,而且发明了用于书写文字的“泥板书”。公元前538年,巴比伦王国被并入波斯帝国的版图。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最终湮灭。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汉谟拉比法典泥板字-楔形文字印度河文明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是佛教的诞生地,古印度人民还发明了0-9的记数符号,后被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古印度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摩亨佐达罗遗址是其中的代表。公元前1750年印度河文明突然失落被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金字塔埃及文化古埃及(AncientEgypt),一般指公元前32世纪左右至公元前343年波斯灭亡埃及这段时间内尼罗河下游地区的埃及文明国家产生时间发展结果古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539年波斯入侵,巴比伦王国灭亡.烟消云散古印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雅利安化雅利安化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先后希腊化、罗马化希腊、罗马化、伊斯兰化,面目全非古代中国公元前2100年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唐宋元明清源远流长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比较结论: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都曾创造了自己独特而源远的文化,但都因历史的中断没能流长,成为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上的遗憾!而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相对于古代埃及、印度、巴比伦来看相对于古代埃及、印度、巴比伦来看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化力同化力: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融合力融合力:融合各地域、各民族文化:融合各地域、各民族文化延续力延续力:先进,同化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先进,同化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为什么别的文明都消亡了而我们中华文化能延续至今?一、古代辉煌的历程一、古代辉煌的历程11、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自主探究1:中华文化的发展经历过哪些朝代?自主探究2:每个朝代有什么文化思想?它在文化发展史上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发展时期殷周时期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明明清文化思想影响作用天命神权“敬德保民”思想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鸣促进统一的民族文化发展独尊儒术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产生宋明理学近代西方文化传入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形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有划时代意义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宋明理学对后期封建社会影响较大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2、古代辉煌的中华文化独特的辉煌历程殷周——春秋战国——秦朝——汉朝——隋唐——宋元明——清萌芽诞生发展强势扩展延续冲击1、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A春秋战国时期B秦朝C隋朝时期D明清时期B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秦朝,它统一了多民族文化,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文化,相比以前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而言,是时代文化的飞跃。比较其他三大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出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源头很远发源早流程很长不中断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