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石漠化的形成机制与防治对策VIP免费

2024年石漠化的形成机制与防治对策_第1页
1/5
2024年石漠化的形成机制与防治对策_第2页
2/5
石漠化的形成机制与防治对策杜红松(黑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XX市150000)摘要。石漠化(stonydesertification)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如今石漠化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生态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自然生活和生产劳动,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自然生态的发展变迁以及人类对自然的过多要求而造成的自然生态更新减弱。石漠化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随之伴随发生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自然灾害从而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消退以及生态的退化。如今的主要预防治理措施包括生态、农业、工程等措施。1.石漠化的形成机制1.1主要因素1.1.1自然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岩溶地区丰富的碳酸盐岩具有易淋溶、成土慢的特点,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的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1.1.2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一)过度樵采。岩溶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村能源种类少,群众生活能源主要靠薪柴,特别是在一些缺煤少电、能源种类单一的地区,樵采是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据调查,监测区的能源结构中,36%的县薪柴比重大于50%。(二)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岩溶地区山多平地少,农业生产大多沿用传统的刀耕火种,陡坡耕种,广种薄收的方式。由于缺乏必要的水保措施和科学的耕种方式,充沛而集中的降水使得土壤易被冲蚀,导致土地石漠化,据调查,监测区现有耕地中15度以上的坡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20%。第1页共5页(三)过度开垦。岩溶地区耕地少,为保证足够的耕地,解决温饱问题,当地群众往往通过毁林毁草开垦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这些新开垦地,由于缺乏水保措施,土壤流失严重,最后导致植被消失,土被冲走,石头露出。(四)乱砍滥伐、乱放牧。建国以来,西南岩溶地区先后出现几次大规模砍伐森林资源,导致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如大炼钢铁时期大规模的砍伐活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行的“以粮为纲”的政策等,使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由于地表失去保护,加速了石漠化发展。岩溶地区散养牲畜,不仅毁坏林草植被,且造成土壤易被冲蚀。据测算,一头山羊在一年内可以将10亩3-5年生的植被吃光。1.2成因机理1.2.1碳酸盐岩系的抗风蚀能力强,成土过程缓慢这是西南岩溶山区土层浅薄、易出现石漠化的客观背景条件和基本原因。1.2.2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不利于水土资源的保存西南岩溶山区地表崎岖破碎,山多坡陡,以贵州为例。全省山地面积占87%。丘陵占10%,而平川、坝地仅占3%;全省地表平均坡度达17.78度。其中,大于25度的陡坡地占全省总面积的34.5%。大于15度的占34.9%,两者合计占69.4%。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加剧了斜坡体上水、土、肥的流失,某些人类活动扰动的激发下,使大片岩溶山地变成石漠化1.2.3岩溶山区特殊的土体剖面结构加剧了斜坡上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岩溶山区土壤剖面中通常缺乏c层(过渡层),在基质碳酸盐母岩和上层土壤之间,存在着软硬明显不同的界面,使岩土之间的粘着力与亲和力大为降低,一遇降雨激发便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1.2.4降水的影响。西南岩溶山区年均降雨量多在900~1300mm,暴雨集中在春季(约占40%)和夏季(占55%以上)。春季和初夏季的暴雨正是大面积坡耕地的中耕播种季节,农作物(玉米、油菜、绿肥等)正处于幼苗阶段,疏松的坡土得不到很好的覆盖,故春季和初夏季暴雨加剧了石漠化的发展。2.石漠化在中国的分布特征第2页共5页石漠化主要发生地包括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重庆、四川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60个县(市、区)等极易形成岩溶喀斯特地貌的红壤地区,总面积107.14万平方公里,内岩溶面积为45.10万平方公里。3.石漠化的危害3.1土地石化,耕地破坏石漠化造成大量的土地石化,土地丧失肥力,不能再继续耕作、种植,这样大量的耕地遭到破坏,最终造成我国耕地资源的紧缺,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3.2水资源的枯竭石漠化地区植被稀疏,不能较好的涵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石漠化的形成机制与防治对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