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思考(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510640)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推进,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现代科学技术、高校教育与管理体制改革、大学生心理问题等多方面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正确分析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树立德育工作新观念,注重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机制创新,建立一只高水平的高校德育师资队伍,大力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文明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关键词全球化;德育;创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罗马俱乐部”发表著名的《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在转折点》两份报告,这两份报告引起了人们对全球化问题的普遍关注。全球化在促进政治、经济、医疗、文化、教育等诸方面的世界对话、交往与合作的同时,也在不停地激撞着各国的思想体系、经济体系、文化体系甚至政治体系的变革。2020年末,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海啸正在席卷世界各地,目前这场全球性危机仍在发展与深化之中。有专家指出:这一次的金融动荡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恐怕远非仅在经济领域这么简单,危机将可能导致本轮全球化浪潮的终结。面对危机,中国应该直面迎接挑战,更加坚定地走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德育工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下,不但要保留原有的具有鲜明时代性、先进性的大学生德育模式,也要在新形势下做出更具有独创性、推广性的德育工作。创新是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重要途径。一、新时期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二十一世纪开端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于丹热”、“易中天热”,就暗示着人民群众对某种文化新需求,也是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种新要求。1、随着全球化向各领域渗透,我国传统教育尤其德育教育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1)全球经济一体化促使政治观点、经济结构、就业方式、价值观点、生活方式、交往环境等的多样化。(2)互联网的普及扩宽了信息沟通渠道,人们的思想日趋活跃;国外教育机构抢占中国的教育市场,给中国教育带来压力和挑战。(3)中国高校扩大招生,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已逐步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教育体制深入改革,后勤社会化,就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2、当代大学生的辩证思维活动能力增强知识面日益宽广,具备了一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越来越注意独立思考,同时他们的公平意识、主体意识、自由平等意识、效率意识愈来愈鲜明,时代感日益增强,能紧跟时代节拍前进。3、产生以上种种变化的原因,在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多元性和思想复杂性(1)来自西方的资本主义的新自由模式撞击着中华大地的传统道德理念和德育模式,许多高校德育工作者由于对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本质认识不到位,对来自西方的文化冲击准备不足。(2)德育内容少新意,德育目标欠具体,德育方法不适应,德育成效不明显,德育工作呈现“疲软”状态,经常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二、加强和改善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德育是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特征。德育,就是“高校根据社会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运多种媒体有计划地、系统地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素质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作为培养人类未来接班人的一项巨大工程,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青少年的成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对青少年德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1、道德教育的普适化趋势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扩大,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思想碰撞会越来越多。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在道德教育的目标上有普适化的发展趋势,突出了具有不同信仰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教育和具有全球本位特征的生态环境道德、科技道德教育等特点。新加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众多佛教徒、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印度教徒、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