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下的环境成本管理变革研究[摘要]现代企业要保持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做好环境成本会计工作,对环境成本科学地确认和计量,妥善运用作业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评价及计算法、环境质量成本计算法来分配环境成本,在经营和决策中利用环境成本与环境业绩的信息考虑环境成本和效益,并对环境负债和重大环境成本进行估价和报告。[关键词]环境成本;环境成本会计;作业成本;生命周期[中图分类号]F2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20)06-0024-04一、研究回顾企业要做出对环境负责的经营决策,必须在决策中考虑环境成本因素,科学地对环境成本进行辨别、分配和计量,做好环境成本管理的会计工作。根据美国环保总局1995年对5000名管理会计师所做的调查,在现行的会计实践中,许多环境成本总是直陵计入制造费用的(除能源和水能源成本外,这种做去几乎占55%-75%),而总是将其归属到应对其产生负责的产品或生产流程的做法很少(这种做法仅占1%-2%)。王立彦(1998)等人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实务的调查表明,相关环境支出的会计处理为:第一,列入管理费用(55%);第二,分配到全部产品的成本中(15%);第三,分配到与环境支出直接相关的产品成本中(15%);第四,列入营业外支出(9%);第五,列入销售成本或销售费用(6%)。在现行会计系统中将环境成本直接分配到与之相关的产品成本中的做法还不普遍。要为决策者准确提供相关环境成本信息,必须改进环境成本的处理方法。二、环境成本的内涵界定与种类划分(一)环境成本的内涵界定要将环境成本信息应用于管理决策,首先要对与产品、过程、系统、工厂等相联系的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如投资决策或成本分类,对环境成本进行定义。由于目的不同,环境成本存在着多种定义,其分类也可能产生差异。这时最重要的目标在于找到相关成本以供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决策使用。1、联合国国际会计报告和标准对环境成本的定义。联合国国际会计报告和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文件《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指出,环境成本是“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它成本”。该定义是从财务报告确认环境成本的需要出发的。2、荷兰国家统计局(CBS)对环境成本的定义。荷兰国家统计局(CBS)为了反映企业环境管理的成本,从1979年起开始对环境成本进行登记。其对环境成本的定义是环境保护的成本,而环境保护的定义是“出于防止对企业的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目的而采取的环境行为”。该定义是从宏观会计目的出发对企业的环境成本进行统计的,虽不完全适用于企业的管理决策需要,却可使人们看到宏观会计中的环境成本与微观会计中的环境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对认识微观与宏观环境会计的联系有启发意义。(二)环境成本的种类划分从各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目前企业的环境活动的实践来看,由环境问题而导致的企业环境成本的具体形态主要有:环境资产的耗减成本和恶化成本、各项环境资源的恢复成本和再生成本、各项环境资源的保护成本、环境资源的替代成本和机会成本等。为了能够正确计算企业的收益,使企业的收益和成本与社会的收益和成本相一致,综合评价企业的业绩,有必要对上述各项具体的企业环境成本进行分类。笔者认为,企业对于环境成本定义的认定不同,直接决定着环境成本的种类和范围,如图1所示:而且,随着环境成本范围的扩大,企业环境会计的范围亦会相应扩大,如图2所示:归纳起来,目前对企业环境成本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照环境成本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分类。主要可分为:(1)事前成本,是指企业实施环保投资以前进行实地现场调查研究时所发生的成本。(2)事中成本,其包括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发生的业务成本和超法规范围的自主成本。(3)事后成本,也称为环境故障成本,是指企业怠于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就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会发生诸如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