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绿色建筑发展困境及普及意见VIP免费

2024年绿色建筑发展困境及普及意见_第1页
1/5
2024年绿色建筑发展困境及普及意见_第2页
2/5
绿色建筑发展困境及普及意见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国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空前重视,我国也将节能减排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发展绿色建筑是落实节能减排的重要切入点。当前,丙北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已经取得积极进展,全面推行‘绿色建筑”,两北地区面临干载难逢的机遇。一、问题分析西北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六个方面。(一)政策引导不够虽然两北欠发达地区在全国较早推行了建筑节能标准及较旱制订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但实施效果令人不满意。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三:一是政府对发展绿色建筑的迫切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没有从政府层面制订宏观的绿色建筑发展战略,三是缺乏有效的政策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进行扶持和激励。(二)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市民认为绿色建筑是一种昂贵的奢侈品,认为这种房屋只是为富人建造的。事实上,绿色建筑的初期造价成本仅高于传统建筑的8%左右,在未来5至11年可以完全收回。按初期每平方米建设成本1200元计算,绿色建筑每平方米增加的或本为96元,如按1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计算,总共增加的费用大约为96oo~,普通老百姓是可以接受的。由于宣传不够,使开发商在建房,老百姓在购房时,盲目性较大。(三)不能兼顾开发商和购房者利益兼顾开发商和购房者的利益,既是推进绿色建筑的直接动力,也是为购房者提供健康舒适居住环境的现实要求。事实上,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尚不成熟,开发商往往喜欢炒“概念”,找“卖点”,做表面文章;而不成熟的购房者也不懂“真货…‘实货”。随着市场的成熟和先期购房者入住的反馈,事情将向“货真价实”、讲究实效的方向转化。这给建设部门提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即寻找开发商和购房者各方都能接受的利益结合点。(四)二次装修问题新建住宅住户二次装修问题,是全国第1页共5页住房供给体系的一个普遍h生问题。刚刚建好的新房子,居民人住时,都要进行装修,拆除、废弃尚未使用过的建筑构件、设备和管线,造成了极大的材料、人工和经济浪费,甚至对房屋结构安全造成隐患。如何引导住户,如何引导开发商建造多个装修层次的样板房,是我们需要考虑和研究的又一问题。(五)关键技术的研发问题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的研发方面,西北地区未有相关的重大科研立项,也没有对绿色建筑技术进行研究的战略规划。这就使得两北地区在发展绿色建筑时,缺乏有特色的自有的技术和产品,也没有有效的管理手段,这些原因导致两北地区的绿色建筑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和气候。(六)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方面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方面,两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和国外发达地区差距较大。西北地区采用的节能设备与材料、无公害材料及各种节约资源的措施与东部地区和国外发达地区相差一代甚至更多。以建筑供暖为例,西北地区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为20,瓴/平方米,气候条件相同的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家条件相同的建筑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仅为11瓦/平方米。平均能耗相差一倍。如果把这些能源节约下来,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将会给我们西北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能源效益。二、推广建议(一)建立健全地方法规体系制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建立健全绿色建筑地方法规体系。建议将发展绿色建筑确定为两北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并建立健全绿色建筑地方法规体系。目前,最需要的是在做好建筑能耗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两北地区建筑能源使用效率法规,对建筑物的最高能源消耗进行强制性限定。(二)完善绿色建筑技术地方标准体系建议大力发展并完善西北地区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绿色建筑与区域气候、经济条件紧密相关,建议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标准,包括建筑用太阳能、风能、无害自然资源、水资源等能源资源使用标准、绿色建筑材料标准、室内外环境标准、建筑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建筑绿色改造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能耗分级标准等一系列地方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同时,要使这些标准互相配第2页共5页套,并不断更新完善。(三)完善西北地区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建议加大科技投入,开展绿色建筑基础性和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要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适用的绿色建筑技术,提高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绿色建筑发展困境及普及意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