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开拓德育新思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多元的国外文化。面对丰富多彩、良莠不齐的国外文化,判断力较差、意志力较弱的小学生该如何传承祖国传统文化?为高一级教育作铺垫的小学教育该如何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德育实践?德育实践是德育管理的重要路径,但缺乏内涵的德育实践不能对小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达到良好的教育实践效果,德育管理就需要结合中国文化,并且要紧紧依靠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团结、拼搏、奉献的真实写照,它广博丰富、深奥精微,可以为德育管理提供丰富的素材。从源远流长的历史故事、百家争鸣的思想理论,到诗词曲赋,再到国画、书法、对联、传统节日等,都是中国小学生最好的德育素材的来源。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非常重视将德育管理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中国的儒家文化。这些国家不仅在经济上取得成就,在基础教育上也是各国学习的榜样,主要原因就是儒家文化在德育管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也证实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德育管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从小学做起,在德育管理中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应用于德育实践中。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何棠下小学在德育管理中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调研小学德育管理中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但在现阶段的教育环境下,小学德育管理在实践中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性如何?小学生在学校营造的德育环境里,是否能获得德育认识、德育感受、德育意识以及德育活动的提高?鉴于此,笔者将以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何棠下小学(以下简称“何棠下小学”)的德育实践为调研对象,深入了解其德育实践经验,从而以此为落脚点反思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小学德育管理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为提升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性提供决策參考。1.调研对象的选取选取何棠下小学进行问卷调查。考虑到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词汇量不足、对问题理解能力不够,因此问卷不涉及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三、四、五、六年级的小学生。采用在班级里随机抽取对象的方式进行,每个班级抽取30名,总共统计样本为360名。2.调研情况分析调查问卷主要从德育认识、德育感受、德育意识及德育活动四个方面设计问卷,共罗列了二十个单选题、十个多选题以及三个问答题,就四个年级在这四个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在德育认识方面,三年级小学生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为30%~44%,只有21%的学生知道“孟母三迁”,只有79%的学生可以流利背诵六首以上的唐诗;在四年级小学生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为45%~51%,只有33%的学生选择学校老师作为认知传统文化的来源,95%的学生知道端午节的来源;五年级小学生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为54%~65%,98%的学生知道端午节的来源,但只有34%的学生可以掌握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细节;六年级小学生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为74%~85%,98%的学生可以背诵十五首以上的古诗,但只有37%的学生选择从学校老师中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感受方面,三年级小学生中,有78%的学生选择的自信、文化、运动三个因素最能推动自己成长,仅3%的学生认为学校、家庭对自己的关心与支持帮助最大,85%的学生选择长大后一直照顾父母;四年级小学生中,68%的学生认为参与各类校园活动对自己的个性的培养有重要作用,75%的学生选择长大后一直照顾父母,并且90%的学生认为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是自己应该做的;五年级小学生中,97%的学生最在意学校教师与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与看法,88%的学生选择的健康、友谊、知识三个因素最能推动自己成长,仅13%的学生认为学校、家庭对自己的关心与支持帮助最大;六年级小学生中,54%的学生认为压力对自己的成长帮助最大,98%的学生选择自己长大后会一直照顾父母并且97%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