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工作联动机制的新思考摘要:学校德育工作联动机制要以学校为主载体,并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国外学校德育工作机制的经验教训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启示;学校德育教育功利主义、家庭德育教育缺失或不足、社会大环境冲击德育教育,是导致学校德育工作联动机制滞后的主要原因;构建学校主导的德育教育联动机制、构建家庭支持的德育教育联动机制、构建社会参与的德育教育联动机制,是构建学校德育工作联动机制的主要措施。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教育;联动机制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20104-099-03学校德育工作联动机制是指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学校为主载体,并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的机制。正如家教名言中所说:“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依靠、协调发展的格局,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然而,由于当前多种德育源头的产生、多元德育信息的传播以及多样德育媒体的辐射,社会和家庭环境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作用馓增,使学校德育工作联动机制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冲击与生机共生的复杂局面中。就目前学校德育工作联动机制的状况而言,尽管总体上学校德育工作联动机制比以往有较大改善,但由于缺乏对德育工作联动机制系统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关注,致使学校德育工作存在诸多缺失。因此,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联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增强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和培养优良品格,构建学生德育的自我认识、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自我教育创新机制;有助于解决德育工作思路不清、目的不明、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的实际问题,建构以学生、情景以及活动为多元中心的学校德育工作模式和评价机制;有助于优化学生成长环境,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实践机制及联动机制。一、国外学校德育工作机制的经验教训及启示国外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在发展和演进中既有成功的经验,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也有惨痛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分析与思考、吸收与借鉴,也对我国学校德育工作联动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一)国外学校德育工作机制的经验教训20世纪70年代,由于市场取向带来的理想信念模糊、道德心理困惑、伦理道德缺失、职业道德下降等问题,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和冲击,学生吸毒、赌博、卖淫、抢劫、暴力、厌学、辍学等不良风气蔓延开来,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脱钩,学校德育工作机制运转不畅,世界各国不仅未能培养理想的公民,却造就了“道德迷惘的一代”。正如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加利指出那样:“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社会和道德危机。”在短暂的动荡和沉寂之后,各国政府对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德育危机进行了深刻反思,最终演化成对学校德育工作联动机制的呼唤。美国的德育教育以培养“美国精神”、民族精神和责任公民为目标,要求学校联系家长和联合社会力量共同组织学生参与提高和显示良心公民意识、社区服务与责任心的活动;英国以培养公民意识、奉献精神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准则,不仅发挥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而且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围绕学生的社交实践活动开展德育教育;德国德育教育以宗教为根本,陶冶“精神和人格?;要求学校开展学生与家庭、社会的相互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教育;法国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合格公民为德育教育的总目标,学校借助社会平台,依靠家庭力量,着重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和“热爱法兰西共和国”的品质。(二)国外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对我国的启示1以结合我国的国情为基点。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体制、风俗习惯的不同,使我国学校德育观念和德育工作机制与西方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我国德育工作机制绝不能崇洋媚外、照搬照抄,而应根据我国学校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我党和政府提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德育内容,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教育相结合、学校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