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授庆祝2024年老师节暨表彰大会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们共同迎来第三十三个老师节。作为一名青年老师,非常荣幸能够代表受表彰老师在这里发言,我诚惶诚恐,深感责任与压力。首先,请允许我向多年来关怀支持我成长和事业进展的领导和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祝大家节日欢乐!八年前,面对博士毕业后的众多选择,我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决定,成为了一名石大老师。回顾这八个年头,当年的选择让我无怨无悔、倍感幸运,我从一名博士快速成长为教授、博导,并入选山东省杰青、泰山学者,这些点滴的进步都与学校的支持息息相关,是学校为我提供了全方位的培育,是学校为我搭建了进展的舞台,是学校为我制造了进步的机会。在此,感谢学校对年轻老师的扶持感谢三尺讲台的历练,感谢同仁们的无私帮助,感谢学生们的勤奋努力。这份感恩,一直鞭策着我在教学、科研和育人的岗位上执着前行。做老师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让我明白一名老师所肩负的使命与重担,体会到做“四有老师”的要求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差距,感受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下面请允许我汇报我的工作和感悟,不当之处,请大家批判指正。第一,站稳讲台,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从教八年,我始终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奋战在教学一线。为了课堂每一分钟的精彩,我会提前投入大量精力反复推敲与思考如何启发、引导实现教学互动?如何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在长期的实践与摸索中,我总结出并贯彻着“在教学中讨论,在讨论中教学”的理念,坚持“力学概念和理论与工程案例相结合”“兴趣与挑战相结合”,注重“引导与激励、课内学习与课外讨论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讨论,在讨论中学习”。而教学工作不仅是传递知识,更需要传递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思想与方法,帮助学生们独立地成长成才课堂上,我们着力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下,我们制造机会、搭建平台,引领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扶持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并连续三年指导学生摘取全国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特等奖。因为,学生的进步、学生的认可才是我坚守教学一线最大的肯定与动力。第二,执着创新,坚守稳定科研方向。我深知,在努力提高人才培育水平的同时,必须增强科学讨论能力,才能促进科研与教学相长,更好地服务教学、服务学校、服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务社会。而一流的科研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坚持。工作以来,我围绕紧凑高效换热器先进制造开展讨论,在面对相关资料有限和国外技术封锁等无数的困境下,攻坚克难,不断向前推动,从未动摇。因为我始终信任,坚持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是成果突破的关键,只要横下心、坐得稳,就一定能有收获。于是,我几乎不去辨别工作日与休息日,几乎每一天都早早开启了工作、加班到深夜。几年间,我深化了国内换热器制造的生产一线,逐步解决了设计、制造中的诸多难题,获得同行认可,收获了领域内的些许成绩: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年均在国际期刊发表6-8篇论文,获省部级一等奖和三等奖。这些成绩与很多老师相比,还有不少差距,而这些差距正是我今后奋斗的目标。第三,注重合作,拓宽国际视野。在有限的科研经历中,我体会到要有良好的协作意识,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才能开拓视野、加强后盾力量、丰富科研资源,从而给予课题前瞻性与创新性,解决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回想工作初期,我没有设备、没有经费、没有团队。我依靠学校、老师、同事的力量,深化与国内外高校、讨论机构、企业的合作,到如今创建了日益壮大的科研团队,建设起拥有多台大型设备的实验室,并逐渐建立了能源装备安全科研方向。同时,我利用理论计算的优势和领域内最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先进的中子衍射测试装备优势互补,与国内外屈指可数的几家测试单位搭建了协同创新的进展关系,极大地支撑了高水平成果的产出。目前,正值我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学校实施的人才强校战略对青年老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进展的无限可能,青年老师大有可为,更需要我们大有作为,全力以赴地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