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德育课程下中职护理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摘要:护理职业是一项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的职业,护士能担当起呵护人类生命、促进健康的重大使命,离不开护理职业教育。对护理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既是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需要,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但在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采用显性教育方式效果不佳,因此要利用好隐性德育课程培养中职护理生的职业道德。关键词:隐性德育课程中职护理生职业道德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未来走上护理工作岗位的中职护理生加强职业道德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工作往往以正面灌输知识为主,但在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对于课堂教学无论是兴趣激发、提问还是任务驱动等都无法听进去,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不佳、逆反心理很强,教师采用显性教育方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往往选择学生的无意识作为德育过程的开端,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老师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借鉴国外德育教育方法充分地利用隐性德育课程,培养中职护理生的职业道德。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的概念。美国学者柯尔伯格认为唯一综合的考虑隐性课程的方法就是把它看成道德教育。隐性德育课程指广泛存在于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通过校园环境等物质形态、校园文化活动等精神形态、学校规章制度等制度形态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教育者无意识、潜在、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德育因素。一、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的隐性德育,培养护理生的高尚职业道德情操1.发挥德育显性课程本身隐含的隐性教育因素德育学科教师自身的道德认识、言行举止、教学态度等对学生有潜在的影响。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面生活的镜子,从这面镜子中学生看到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美丑。教育家孙敬修说:“孩子的眼睛像摄像机,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耳朵像录音机,他们睁大眼睛时时处处在注视着,摄取着发生在身边的一切,并且在自己的心中留下色彩的痕迹或是灿烂的火花或是晦暗的阴影。”可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时时处处体现对学生的爱。尤其受教育者是护理生,因为病人不仅需要从护士那得到医疗技术服务和生活的照料,还需要从护士那里得到尊重和爱护,当护理生在老师那学会尊重与爱,工作以后自然会把这种尊重与爱带给病人。2.开设活动课程要开设更贴近现实生活的、符合学生的兴趣和愿望,让学生进入生活情境的活动课程。护理工作是辛勤繁重的,责任重大的,在校生可能还没有这样的体会。当课堂教学中开展职业素质演讲辩论赛、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等活动、模拟情境遇到两难问题时,是否能抵制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诱惑,学生作为主体因素参与到活动中,对于活动的组织理念、活动的组织策略、活动中参与者的体悟等都对学生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3.其他学科中隐含的隐性德育教育因素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可根据护理的专业特点开设的护理礼仪、人际沟通、护理心理学、健康评估等课程有助于学生丰厚人文底,对职业观点的形成、职业情感的激发、职业形象的树立都有影响。语文学科中对语言的表达能力要求对于护士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医患矛盾中最主要的就是医护人员与患者语言沟通的矛盾。美好语言对患者可产生积极作用,会改变病人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治疗、修养、转归和康复都有帮助;从物理学科化学学科等理科中学习科学家的治学态度;从护理学基础、妇产护理、儿科护理等专业课中感受南丁格尔的护理学精神。二、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培养护理生职业道德情感我校的校训是“弘德弘医,笃知笃行”,校园总体设计理念为卫生十字与中国太极的巧妙结合,既尊重传统又联系现代,一条极富变化的思源路,连接所有功能区,温馨的色彩,体现卫校年轻女生多的特色。校园的物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样的,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校组建了多种校园社团活动,像吉他社、音乐社、舞蹈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