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第三课祖国统一大业教学案教学目标:(1)简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理论创新的伟大意义。(2)概述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认识“一国两制”构想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实践意义。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课前自主学习1.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2.初,提出“"的伟大构想。它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二、香港、澳门的回归1.香港的回归有利条件:社会主义建设的极大发展。1982年,英国首相访问中国;中英双方决定通过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宣布:中国将于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的伟大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2.澳门回归:1999年月日,中葡两国政府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轰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中央人民政府又倡议两岸直实行。2.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鞥方面进行交流。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了。3.1990年,台湾成立。同年,大陆成立。“”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后来虽因台独势力使两岸关系陷入困难,但直接”三通“的呼声日益高涨。4.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率‘‘和平之旅访问大陆。双方重申坚持“”,反对,主张,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课堂合作探究知识点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情景激疑为实现祖国统一,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提出的。那么,什么是“一国两制”呢?它是如何形成的?其内涵如何?有什么意义?知识归纳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时代背景(1)中国国际地位日渐提高。(2)海峡两岸长期分裂,祖国统一的要求十分迫切。(3)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2.“一国两制"构想:(1)形成: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来,他又在多次谈话中,对这一构想进行了全面阐述。(2)含义:“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3)评价:“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典例剖析【例1】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变式题1】中国领导人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最初动机是()A.解决香港问题B.解决澳门问题C.推动对外开放D.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知识点二香港、澳门的回归情景激疑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到祖国怀抱。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香港、澳门问题是怎样形成的?其解决有何意义?知识归纳1.香港回归(1)条件;一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解决香港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2)历程:①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与邓小平就香港问题会谈,邓小平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并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闸题上没有圊转余地即“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最后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②1984年12月,中英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英国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③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3)意义: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澳门回归:1999年12且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