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美国《独立宣言》[课标要求]说出《独立宣言》中体现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化进程要有一个从思想理论到制订法律的准备阶段。一、《独立宣言》的发表1.背景(1)理论基础:欧洲启蒙思想中的“自然权利”“社会契约”理论、“主权在民”思想和三权分立等学说。(2)思想动员①富兰克林:反对奴隶制,主张黑人和印第安人应享有与白人同等的权利,并主张实行普选制。②杰斐逊:强调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主张建立人民广泛参政的民主共和国,实行普选。③潘恩:发表《常识》,激励更多的人为独立而勇敢地走向战争。(3)残酷统治:英王对北美独立战争进行血腥镇压,使殖民地人民和解的幻想破灭。[教材互补]《独立宣言》发表的历史背景由于英国与北美殖民地远隔重洋,交通和通讯很不方便。在各个殖民地,总督是母国的代表,但各级地方政府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殖民地居民享有比英国人更广泛的参与政治的机会和权利,在社会生活中培养了自治的意识和能力。殖民地的初等教育相当普及,就读于欧洲和北美大学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欧洲的启蒙思想也传播到了殖民地。许多人对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耳熟能详,把新思想奉为“不言而喻的真理”。(岳麓版)[重点精讲]《独立宣言》产生的条件(1)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宣扬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自由、平等、民主和法治、三权分立等思想原则,成为《独立宣言》的理论来源。(2)英属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独立宣言》的发表奠定了物质基础。(3)英属北美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是《独立宣言》发表的内在动力。(4)独立战争爆发后,争取民族独立成为北美人民的首要任务,在此形势下,《独立宣言》的发表已是人心所向。2.发表过程(1)提出:1776年6月初,弗吉尼亚的代表提出决议案,宣称“各殖民地是,而且根据公理应该是自由与独立的国家。”(2)草拟:大陆会议指派以杰斐逊为首的五人委员会草拟独立宣言。(3)通过: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经修改后被通过,分送13州的议会签署及批准。深化探究材料见右图思考(1)观察材料中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情景”。(2)草拟《独立宣言》的机构和人物有哪些?(3)为什么《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答案(1)北美资本主义发展与英国殖民统治之间的矛盾加剧;讨论《独立宣言》时的情景启蒙思想的传播促使北美民族意识增强;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莱克星顿枪声”揭开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并指派杰斐逊等人草拟《独立宣言》。(2)大陆会议;以杰斐逊为首的五人委员会。(3)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宣布人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它的提出比法国的《人权宣言》早13年。二、《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1.内容(1)第一部分:阐述宣言的目的。(2)第二部分:高度概括当时资产阶级最激进的政治思想,即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3)第三部分:历数英国压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条条罪状。(4)第四部分:庄严宣告独立。2.民主思想(1)平等与天赋人权:认为人生下来就应该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是不可剥夺或转让的。(2)主权在民:人民是主权者,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政府应服从人民意志。(3)人民革命权利:人民为了保障自己的自然权利,有权起来革命以改变或推翻不履行自己的职责,侵犯人民权利的政府。3.评价(1)进步性①它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②它宣布人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它的提出比法国《人权宣言》早13年,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③它推动了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④它体现的民主思想,成为一代又一代美国人不断追求的理想。(2)局限性①保留了奴隶制。②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人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重点精讲]北美独立战争性质的双重性北美独立战争具有民族独立战争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双重性质。北美独立战争是由美利坚民族与英国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激化引起的,战争对象是英国殖民者,战争的目的是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战争的结果是摧毁了英国的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