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蠡县中学高一历史上册《专题一》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郡县制的建立,(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理解:历史概念: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皇权是封建专制国家的权中心;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4)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分析巩固统一措施的作用。【学习过程设计】第一环节构建知识体系导入新课,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宏观知识结构。本课知识结构可用下列图示表示:第二环节分析知识要点运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初步构建本课知识结构。本环节目标达成的表现是:师生共同探究完成下列问题,并形成本课知识结构。知识点一“六王毕,四海一”——统一中国根据第一目内容,解决下列问题:1、列举秦始皇统一中国扩展疆域的史实,参考教材地图指出秦朝四至。2、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对周边实施政治控制有什么意义?知识点二海内为郡县——郡县制实现统一巩固统一,加强集权灭六国,北征匈奴,南征夷越推行郡县制皇帝制建立三公九卿制根据第二目内容,解决下列问题,使学生明确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我国历史影响深远。1、郡县制度最早出现在秦朝吗?为什么?2、简述秦朝郡县制度设置的基本情况有哪些?3、秦代施行的郡县制度与西周分封制相比最大的差别在哪里?4、秦代实行郡县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5、西汉初年在地方行政制度上与秦朝略有区别的地方在哪里?知识点三百官公卿——秦汉官僚体制根据第三目的内容,解决下列问题:1、简述秦朝在中央设置的最重要的官员及其职责。2、在秦朝的中央行政体制下,皇帝裁决军国大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它有哪些好处?再想一想,为什么这一制度后来被秦始皇破坏?这是偶然的吗?为什么?9、西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活动探究〗:历史法庭:秦始皇的功过以历史法庭的形式,教师以“法官”的身份引导双方“律师”客观公正的辩护,达到复习巩固的效果。在总结中要引导学生树立辩证的、一分为二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第三环节重要知识点阐释一、秦朝郡县制内容1、郡:郡是最高的地方行单位。郡的最高长官是郡守,其下有郡丞,掌全郡行政事宜,郡有郡尉掌兵役及军事。内郡郡守无兵权,但在边郡,因与外族接壤,须经常屯驻兵马,郡守也有指挥军队的权。边郡郡丞改称长史,掌管兵马事宜。中央有时派侍御史到各郡监察施政情形,称监御史,但不常置。2、县:郡之下设县,县分大、小两级,县的人口万户以上的为大县,长官称县令,不满万户的为小县,长官称县长。令、长以下也有县丞、县尉,职务与郡丞、尉相似。县的数目不可考,估计有一千左右。3、乡、亭、里:县以下的地方政区是乡,乡有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诉讼及赋税,游僥司巡查盗贼。一乡辖十亭,亭有长,一亭十里,里有魁,一里辖百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4、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郡每年要向中央报上计簿。计簿就是各项统计表册,也是地方的行政成绩,一切财政、经济、教育、刑事、民事、盗贼、灾荒等事,每年有一个簿子,分项分类,在九、十月间呈报到中央,叫做上计。若朝廷认为地方官政绩不理想,可罢免他的职务,因此,郡县制使一切地方的权力收归中央,巩固了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二、分封制和郡县制对比分封制郡县制划分原则血缘为基础地域为基础是否世袭世袭不世袭(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与中央关系相对独立直属中央(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历史作用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统治秩序但是也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随生产力发展不利于统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三、秦代三公九卿制度的特色:①三权分立。三公分掌政治、军事及监察大权,奠定民政、军事及司法三权分立的基础。另外,三公九卿分工精细,既能提高行政效率,又能互相牵制,有助于管治全国和巩固政权。②位高权重。三公品秩甚高,总领文武百官,为国家之重臣要员。三公秉承皇帝意旨,管治全国,权力之大,可谓历朝之冠。③内外兼管。九卿负责管理国家(政府)事务,亦兼管皇室事务,职权混淆。秦代废分封,行郡县,诸侯和贵族家庭为主的封建制度,变成了中央集权的一家天下,皇帝一家亦即国家。九卿兼管内外,就是这个演变过程中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