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一地理必修一《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一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利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区分岩石圈和地壳的范围。2.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并理解其成因。【问题情境】1、阅读课本P25的图,说明地球由哪些圈层组成?2、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质点移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一致,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质点移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只能通过固体传播。读课本图2-1-2对比两种地震波传播速度差异?【我的疑问】备注【课堂检测】备注3、地震波向地球内部传播过程中第二次大变化的地方叫什么界面?这个界面下部的地层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哪几部分?4、读教材P27图2-1-3,对比岩石圈和地壳的区别和联系。探究二岩石圈的组成1、阅读教材P27文字和图2-1-4,说明岩浆石岩是怎样形成的?图示的两种岩石分别属于什么类型岩浆岩?总结两大类岩浆岩结构、构造和颜色的差异。2、读教材P28,说明沉积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说沉积岩能很好地反映地球历史?3、岩浆岩是岩浆温度和压力变小形成的,那么如果岩石温度和压力变大会发生什么变化?举例说明。备注一、单项选择题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是依据()A、地震发生时地面的变化B、通过打深井获得的信息C、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D、由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2、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划分出的地球内部圈层是()A、地壳、上地幔、下地幔B、地壳、外核、内核C、地壳、地幔、地核D、上地幔、外核、内核3、有关生物圈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B、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上部和岩石圈的全部C、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独立,互不影响D、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4、软流层存在于()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5、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的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是()A石灰岩玄武岩B页岩大理岩C片麻岩板岩D花岗岩页岩6、画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标注: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软流层。第3页共4页【巩固练习】备注1、下列岩石中能够找到化石的有()A.花岗岩B.页岩C.板岩D.大理岩2、下列几组岩石,属于岩浆岩的是()A.花岗岩、石灰岩B.大理岩、砾岩C.砂岩、页岩、板岩D.玄武岩、花岗岩3、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A.盆地B.平原C.海洋D.大陆断层4、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B.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C.地壳就是岩石圈D.岩石圈就是地壳5、关于地壳结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分上、中、下三个层次B.地壳的厚度相同C.组成地壳的物质成分和密度都相同D.地壳厚度不均且硅铝层呈不连续分布状态6、以下各组岩石按成因属于同一类型的是()①花岗岩、砂岩②砾岩、页岩③砂岩、石灰岩④大理岩、板岩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7、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A、地壳B、下地幔C、软流层D、地核8、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常利用地震波()A、传递声音信号B、进行地质探矿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D、测量山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