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牙齿酸蚀症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 VIP免费

牙齿酸蚀症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 _第1页
1/6
牙齿酸蚀症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 _第2页
2/6
牙齿酸蚀症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 _第3页
3/6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牙齿酸蚀症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牙齿酸蚀症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本文关键词:研究进展,牙齿,模型,实验,酸蚀症牙齿酸蚀症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本文简介:摘要:牙齿酸蚀症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为深入探讨其发病相关因素、治疗及其预防措施,牙齿酸蚀症实验模型的建立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目前牙齿酸蚀症的实验模型主要有3类:体内实验模型、原位实验模型和离体实验模型。3种实验模型各有优缺点,本文就牙齿酸蚀症实验模型种类以及影响实验模型设计的相关因素做一综述。牙齿酸蚀症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本文内容:摘要:牙齿酸蚀症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为深入探讨其发病相关因素、治疗及其预防措施,牙齿酸蚀症实验模型的建立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目前牙齿酸蚀症的实验模型主要有3类:体内实验模型、原位实验模型和离体实验模型。3种实验模型各有优缺点,本文就牙齿酸蚀症实验模型种类以及影响实验模型设计的相关因素做一综述。关键词:牙齿酸蚀症;实验模型;实验设计;酸蚀方案;牙齿酸蚀症(dentalerosion)是指在无细菌参与的情况下,牙面受到酸或其螯合物的化学侵蚀作用而引起的一种病理、慢性的牙体硬组织表面浅层丧失[1].近年来其患病率逐年上升,2020年世界平均患病率已达到30.4%[2].目前牙齿酸蚀症的研究模型主要分为3类:体内(invivo)实验模型:以志愿者的天然牙作为酸蚀对象,实验完全在志愿者口腔内进行;原位(insitu)实验模型:待酸蚀的离体牙试样暴露于志愿者口腔环境中,为尽可能降低对志愿者天然牙可能造成的酸蚀损害,酸蚀过程多数在体外进行。如果选择在体内进行酸蚀还可进一步研究口腔环境(如温度、唾液等)对酸蚀过程的影响;离体(invitro)实验模型:以离体牙试样作为酸蚀对象,且酸蚀过程完全在体外进行。从理论上来说,体内实验模型是3种实验模型中最具参考价值的,但因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存在诸多问题而未得到广泛运用。如伦理学问题、难以准确测试被酸蚀牙齿的理化性能变化[3]、口内情况复杂为实验结果分析带来困难等。目前研究人员偏向设计离体实验以及原位实验来进行牙齿酸蚀症的相关研究。离体实验较明显的优点是:相对于原位实验不需要大量的志愿者参与,可以避免参与者依从性的问题;实验花费少;可以严格控制实验变量等。现阶段已有大量的离体实验模型应用于牙齿酸蚀症的研究中,其最大的局限在于研究条件过于理想化,未考虑到口腔环境对酸蚀过程的影响:如获得性生物膜、唾液的保护性作用以及牙刷的洗刷、天然牙的磨耗等。原位实验模型的突出优点在于还原了口腔环境;缺点在于仍存在志愿者的依从性问题及伦理学问题等。体内实验及原位实验模型需要同时考虑的生物因素包括:不同个体间的生物因素:如唾液情况、不同个体的再矿化潜能以及牙齿的固有性质等;口腔环境中的生理运动:如咀嚼、牙齿的磨耗、舌的运动等;行为习惯的影响: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等。因涉及伦理学问题,体内实验模型应用较少,故本文将重点对离体以及原位实验模型的特点及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做一综述。1离体、原位实验模型设计考虑因素1.1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主要为人牙或者牛牙。随着人们口腔保健意识的提高,获取人牙难度增加,更多学者选择牛牙来进行实验。牛牙和人牙本身存在许多差异[4],这些差异可能对实验结论产生影响。有研究证实牛牙发生酸蚀以及脱矿的速度均较人牙快[5].Rios等[6]发现,人牙的表面硬度高出牛牙约10%,牛牙釉质含有更多孔隙,且所含矿物质成分较少。在酸蚀实验中人牙相比于牛牙表现出更多的表面显微硬度改变。综合考虑,建议在牙齿酸蚀研究中使用人牙作为实验对象。值得注意的是,人牙也存在个体差异。为了使差异降到最低,多数研究使用人第三磨牙[7],尤其是未萌出的第三磨牙。另外,来自不同牙面的试样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存在争议,有离体实验证实人牙舌(腭)面比唇(颊)面更易被酸蚀[8].但也有研究发现,来自第三磨牙不同牙面试样的被酸蚀深度不具有显着性差异[9].1.2实验设计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牙齿酸蚀症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