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新年感想散文日志:删除了很多微信联系人新年随着喧闹的爆竹声开始了,在辞旧迎新之际,不少朋友都有对上一年很深的感想。下面就一起来欣赏这篇文章吧!“Hi,最近好么?看你朋友圈不怎么活跃了?”月初,有朋友来信关心;然后这个月,我接连收到了类似的消息。回复信息,说了缘由和这一年的计划,有理解的有支持的,也有惊讶的。因为朋友圈不活跃表示关心,有个背景,就是我去年几乎做了一年的朋友圈商业,每天至少发五条朋友圈。一整年,每天五条原创、几百字的朋友圈,从专业知识到思考分享,确实积累了一定的人气、提升了随时写点什么的能力。但随之而来的,也是时间被切的很碎,随时有信息出没。无论开车在路上,还是凌晨要睡觉;不管回家陪家人,或者晚上在跑步。这一年,我几乎很难找到一大段安静看书的时间,也常常有关了手机去深山的冲动。肯定有朋友说,“别作了,做什么都耗神,能赚钱不就行了”。可是,我要赚钱,但这又不是我的全部;尽管现在,我很需要钱。起初我选择它,因为要收入,更因为喜欢,因为好奇与兴趣,因为想尝试不同的生活和工作模式,同时还能给身边人带来帮助。可是一年后,我做了新的选择。因为我发现,它依然停留在兴趣层面,而不是梦想。兴趣可以让人愉快,而梦想才能让人长久的坚持和愉快。兴趣可以很多样,可梦想让我们很专一。放弃这一年的积累固然可惜,但是欣喜的是,在转身的那一刻,这几年的寻觅,忽然就豁然开朗了。这还要从我毕业几年的经历说起。还要从青春的迷茫说起。迷茫时最希望的就是一个确定的路。可是,迷茫也往往是因为认不清自己看不清未来,既如此,哪里还有个确定呢?我也是一样。所以,在数十年的青春里,我能做的,就是多方尝试,当然,也走过弯路。从高中毕业填志愿开始。没人指导没人给建议,家族也没人曾读过大学,更没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人了解外面学术的世界,不知道每个专业具体的发展,于是,准备填写志愿的那两天,我在网吧抱着志愿书对着上面的专业,在百度查看。最终,选择了生物工程这个专业。老同学们都很惊讶。他们知道我喜欢语言,问我为什么不学习英语。每次我都说,因为高中生物成绩太差,我想挑战自己。这是事实,但也只是原因之一。还因为我觉得想象中这个专业未来的发展适合我当时的性格,因为我对它几乎一无所知,因为我想多学点东西,以为自己可以一边自学多门外语一边学好专业课。可是事实上,直到大四毕业,我对这个专业依然无法热爱,曾经因着好奇尝试选择的专业,在毕业半年后就被我丢弃了。但好在,本科所学的专业如果不是继续深造,放弃了影响也不大;而且大学四年多是锻炼人的综合素质、自学能力以及面对社会的心性,即使放弃专业,这四年的时间也不算浪费。何况,当下从事本专业的,真的少之又少了。所以毕业后工作半年,稍稍可以养活自己的时候,我转行了。没有了专业的束缚,多了选择的希望,但也多了茫然。放眼忘去太多行业太多条路,反正都是从零开始,好像做哪个都一样。那就在相同的待遇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吧。可是,好像哪个都挺有意思挺有前景挺感兴趣啊!哪个女孩不爱美啊,于是进了美容行业;读书时就听到关于外企的各种传说,心心念念想去,又进了一家外资企业;一直都是销售了,感觉做市场很棒,运营也不错,于是转去做了运营;新媒体兴起,创业浪潮狂飙,于是加入了创业公司,每天开会到凌晨;然后,微商突起,新型商业形式,好像还挺符合我想要的自由,于是,又投入朋友圈商业……我一直主张要做就全心投入做,这样即使转身也不后悔。所以每一次选择我都耗费心力去学习,每一次离开都留给身边人惊讶,当然,每一次转折也都让我之前学习的专业知识打了水漂,因为新工作又是跨行。过去的这一年也一样,我热情投入、每天十几个小时,全心全意。然后忽然有一天,我发现有些东西缺失了,心里有一种为了生存梦想破碎的声2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音;接着到了年底,回想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