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生物2.2.1自由组合规律试验规范训练中图版必修2(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考查的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自由组合的机制1、2、73、9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4、685、10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孟德尔获得成功原因的是()。A.正确假设了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B.正确选用了实验材料C.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D.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的程序解析孟德尔未提出等位基因的概念。答案A2.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F②2性状表现的比例F③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F④1性状表现的比例F⑤2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A.②④B.①③C.④⑤D.②⑤解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性状表现只有一种,F1产生的配子YR、Yr、yR、yr比例为1∶1∶1∶1。F1测交后代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Yyrr、yyRr、yyrr4种,性状表现也为4种,比例均为1∶1∶1∶1。答案B3.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能验证自由组合规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B.黑光×白粗→25黑粗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解析验证自由组合规律,就是验证杂种F1产生配子时,是否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产生四种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配子,最佳方法为测交。D项符合测交的概念和结果:黑粗(相当于F1的双显)×白光(双隐性纯合体)→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四种类型,比例接近1∶1∶1∶1)。答案D4.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A.4和9B.4和27C.8和27D.32和81解析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小麦杂交后的F1的基因型是AaBbCc。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F1产生的配子种类是23=8种,Aa的个体的后代中,可以形成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同理Bb、Cc的后代也均是3种基因型。因此AaBbCc可产生33=27种不同基因型的后代。答案C5.蝴蝶的体色,黄色(C)对白色(c)为显性,而雌的不管是什么基因型都是白色的。棒型触角没有性别限制,雄和雌都可以有棒型触角(a)或正常类型(A)。据下面杂交实验结果推导亲本基因型是()。亲本:白、正常(父本)×白、棒(母本)雄子代:都是黄、正常雌子代:都是白、正常A.Ccaa(父)×CcAa(母)B.ccAa(父)×CcAa(母)C.ccAA(父)×CCaa(母)D.CcAA(父)×Ccaa(母)解析根据题目条件,可以初步确定父本基因型为ccA_,母本基因型为_aa。然后根据后代无棒型触角,确定父本的基因型为ccAA;雄子代无白色,确定母亲本的基因型为CCaa。答案C6.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照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A.B.C.D.解析自由组合规律不仅适用于两对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同样适用于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但对每一对基因来说,仍然符合分离规律,将每对基因分开考虑,Aa与AA的后代出现AA的概率是,Bb与Bb的后代出现BB的概率是,Cc与Cc的后代出现CC的概率是。这样AaBbCc和AABbCc杂交后代出现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答案D7.两个杂合体(涉及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杂交,F1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这两个杂合体的基因型是()。A.AaBb和AABbB.AaBb和AabbC.Aabb和aaBbD.AABb和AaB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自由组合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解此类题必须清楚:涉及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的两个杂合体,如杂交后的子一代只有一种表现型,那么这两个亲本只能在各有一对显性基因纯合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而这两对纯合基因必须交叉存在,如AaBB和AABb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这四种基因型的表现型一致。答案D8.某哺乳动物毛的颜色有白色和灰色两种,毛的长度有长毛和短毛两种。现用纯合白色长毛亲本与纯合灰色短毛亲本杂交,得到的F1全为白色短毛个体,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结果符合自由组合规律。下列对F2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F2中短毛与长毛之比为3∶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