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点燃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1、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2、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的方法:(1)移走可燃物;(2)隔绝氧气;(3)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3、烧不坏的手绢:酒精燃烧,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使手绢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4、发生火灾的应急处理:(1)若火势小,可自行用灭火器材扑灭;(2)若火势大,应立即拨打“119”,并说明火灾地点、火势大小、可燃物性质。自己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切勿轻易跳楼!5、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C+O2═══CO2;(2)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不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少,不仅浪费燃料,还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和炭黑颗粒污染环境。2C+O2═══2CO。6、充分燃烧的措施:(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如燃烧蜂窝煤比燃烧煤球好。(2)增大氧气浓度。7、一氧化碳(1)CO的性质: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难溶于水,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CO的中毒机理:CO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功能。(3)CO的来源: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管道煤气的泄漏等。8、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热和气体导致爆炸。一切可燃性气体、粉尘、在遇到明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也有物理变化的爆炸如车胎爆炸)。9、可燃性气体(H2、CH4、CO)在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10、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1)现象:出现蓝色沉淀,天平保持平衡。(2)化学方程式:2NaOH+CuSO4====Cu(OH)2↓+Na2SO4(3)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1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1)现象:出现大量气泡,天平保持平衡。(2)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3)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12、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1)元素种类守恒:化学反应不可能产生新元素的规律;(2)每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反应X+3O2══2CO2+3H2O,X的化学式应为C2H6O。(3)物质质量守恒:反应A+2B══C+2D,现有5gA与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则生成D的质量为5+10─8=7g。质量守恒定律中所隐含的“六个一定不改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1)“六个一定不变”:①元素种类;②元素质量;③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④原子种类;⑤原子数目;⑥原子质量。(2)“两个一定改变”:①物质种类;②分子种类(由分子构成的物质)(3)“两个可能改变”:①分子总数(由分子构成的物质);②元素的化合价13、化学变化实质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14、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15、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6、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①“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③“注”明化学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点燃、加热“Δ”、通电、催化剂等),。考虑是否标明生成物状态:(气体用“↑”号、沉淀↓”号表示)④“等”把短线(或箭头)改成等号⑤“查”整体检查注意: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号17、化学方程式的含义(1)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之比;(3)表示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关系.18、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正确解题步骤:1设、2写、3找、4列、5答[解](1)按题意设未知数(不要带单位)(2)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3)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写在对应化学式的正下方,先写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再写质量;质量单位要写,且要统一。)(4)建立已知量和未知量的比例关系(5)计算X,并作答。19、化学变化的定量计算:实验室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