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分层评价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呈正态分布,智商的通常分布为:超常(130以上)和低常(70以下)约各占人群总数的1%,偏高(110-129)与偏低(70-89)约各占19%,智力中常约占60%。学习能力是有先天有差异的,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应有所侧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施以科学的方法,分层次设计作业。这里层次性原则包含两个意思,首先从学生方面来考虑,练习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同时又要关注优秀的学生,让差生吃饱,让优生吃好,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其次从知识系统上来考虑,练习必须要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规律逐步加大难度。案例:在学完word后,我设计了如下三种类型的作业:(学生只需选其一完成)1、提供一个图文混排的样张中所需的素材,让学生模仿着做出样张的内容。(针对后进生)2、提供一个内容丰富的素材库,在提供几个样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素材,参考教师提供的样张,完成自己的作品。(针对中等生)3、给学生提供或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具体的任务,如出一份班级学习园地的彩报,并提出格式上的技术要求,如:分栏、插图、艺术字等等,并让学生任务独立收集素材,编辑出一份精美的杂志。(针对优秀生)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会从针对中等生的作业做起,当后进生发现过难无法完成时,就会选择选项一重新开始自己的作业。而优秀生会在选项二作业完成后再尝试进一步改进,加入选项三的部分内容。在后进生和中等生完成选项一或选项二的作业后,我会找出他们个人的制作特色加以肯定,并继续鼓励他们尝试下一阶段的作业,给他们提供相关的指导。对于优秀生,在评价时,主要侧重点是“更好”,完成作业后,我会让他们去看看别人的构思和想法,从而发现自己制作的瑕疵处,加以改进。这种作业的设计一改以往命令式、强制式,给学生的作业也开设一个“自助餐”,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选择范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信息素养和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