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够体会文中数字表情达意的效果;3、通过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地信念,就会有希望。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理解,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地信念,就会有希望。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解读课题,瞄准“信念”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20课(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关于“信念”你已经了解了哪些内容?这是谁的信念?谈迁的信念是什么?(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二、关注数字,感知“信念”1、过渡:是啊,他将信念化成了行动,就在他要成功时,他遭受了怎样的厄运?仅仅是几部书稿而已,怎能称得上是厄运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2、交流:(1)出示句子: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指名读,这句话有什么特别之处?*轻声读,从这些数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交流后指导朗读(2)有一次,为了抄写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一点”是多少?也许只是几个人名。也许只是几句话,谈迁却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一百多里”按照正常人的步行速度,要连续不断走两天。为了一点史料谈迁竟要走上两天。*指导朗读(3)想象填空:400多万字的《国榷》该有多少个“一点”啊!有该有多少个“一百多里路”啊!出示填空:谈迁为了编明史,他要抄许多史料,就要带着干粮走()里路。谈迁为了编明史,他要抄大量的史料,就要带着干粮走()里路。3、为了一点史料走了一百多里路,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50多岁才完成这部4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这些数字分明在为我们讲述一个信念,这个信念的内容就是——【引读】: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这些数字分明在为我们诠释一种精神——【指名回答】你能用一个词概括吗?(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坚忍不拔、坚持不懈)此时的谈迁就要实现梦想了,谈迁的心情怎样?要求用一个词语概括(生自由说后师板书:欣喜若狂)4让我们读好这些数字!小偷偷走的仅仅是一本书吗?还是什么?(生命!心血!梦想!……)这对谈迁来说真是——你能否用一个成语形容一下?(晴天霹雳、祸从天降、灭顶之灾、飞来横祸)再联系【厄运】!指导读好这个词!三、展开想象,强化“信念”#挣扎1、过渡: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出示这个句子)此时的谈迁心情怎样,你能读出来吗?2、说话练习:谈迁啊谈迁,你为什么泪流满面?(生后板书:悲痛欲绝)#挣脱1、你准备从此消沉下去吗?2、评:你们真是谈迁的知音啊!出示谈迁警句,换词读!3、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谈迁,出示:“很多人以为他……”【齐读】请问是什么指引着谈迁?是什么鼓励着谈迁?【信念】4、这些都化作了八个字: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好“打不垮”】#奋斗1、可是,20多年的心血,500多万字,没有百折不回的信念,从头再干谈何容易啊!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配乐读文字,边听边想象画面,和谈迁一起经历重写《国榷》的风风雨雨。【配乐范读】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或情景?3、多么生动而又感人的画面啊!让我们再把心沉下来走进这些画面,哪幅画面深深打动了你?哪个词哪句话触动了你的心弦,跳到了你的眼前,画下来,谢谢你的感受!4、交流:(1)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理解“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出示资料指导感情朗读你看到了什么带给他的苦难?再读文中原句(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在瑟瑟的寒风中,在漫天的风沙中艰难地行走,年老体弱的他,犹如暴风雨中的一株小草,犹如漂浮在波峰浪谷间的一叶扁舟,柔弱无助却又顽强地挺立着、拼搏着,饿了,啃一口随身带着的干粮;渴了,喝有一口道旁的泉水;累了,找一背风处,瘫倒在地稍作喘息。短暂的休息后,又是勇敢的前行。狂风吹不倒他,风沙压不垮他,困难挫不败他,因为他心中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多么值得令人敬佩的老人啊!)(2)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