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摘要:随着桥梁事业的发展,桩基础的得了广泛应用,而人工挖孔桩以其特有的优势得到许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认可。就人工挖孔桩的特点、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进行简要阐述。关键词:人工挖孔桩,特点,范围,工艺1人工挖孔桩的特点1.1施工操作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占用场地小,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无泥浆派排出,对周围环境及建筑物影响小。1.2可直接检查桩外形尺寸和持力层情况,砼浇筑容易,受力性能可靠,抗震能力强。1.3可多桩同时进行,施工速度相对较快,节省设备投资,降低工程造价。2适用范围人工挖孔桩适用于桩直径100cm以上,无地下水或地下水较少的黏土、粉质黏土,含少量砂、砂卵石、姜结石的黏土采用,特别适于黄土层采用,深度一般20m左右,对有流沙,地下水位较高、涌水量大的冲积地带及近代沉积的含水量高的淤泥、淤泥质土层不宜使用。3操作工艺3.1放线、定桩位及高程:依据建筑物测量控制网资料和桩位平面布置图,测定桩位方格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确定好桩位中心,以桩位中心为圆心,以桩身半径加护壁厚度为半径画出上部圆周,撒石灰线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桩位线定好后,经监理复查合格后方可开挖。3.2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开挖桩孔应从上到下逐层开挖,先挖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向周边扩挖,有效控制桩孔的截面尺寸,挖掘时不必将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稍有凸凹不平,以增加桩的摩阻力,每节的开挖高度应根据土质和设计而定,一般以0.8—1.0m为宜,护壁采用内齿式护壁法,其结构特点为护壁外侧为等直径的圆柱,而内侧面为圆锥台,混凝土护壁厚度至少为15cm,强度等级为C25,水泥采用P.O42.5水泥,采用所批准的配合比现场用台秤进行秤重,人工拌合,拌合必须均匀,上下护壁间搭接5cm—7cm。3.3支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为防止桩孔壁坍塌,确保安全施工成孔应设置护壁,种类有素砼和钢筋砼两种,以现浇钢筋砼护壁为优,与土壁能紧密结合,整体性和稳定性均佳,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重复周转使用,模板之间用卡具、扣件连接,也可以在每节模板的上下端各设一道圆弧形的,用槽钢或者角钢制作的钢圈作为内支撑,顶紧模板,防止模板应受张力而变形,不设水平支撑,以方便操作,第一节护壁高出地面不小于30cm,防止土、石、杂物滚入孔内伤人。为保证桩的垂直度,要求每浇注完三节护壁须校核桩中心位置及垂直度一次,桩位轴线和高程均应标定第一节护壁上口。3.4浇筑砼护壁:护壁模板支好后应立即浇注护壁砼,人工浇筑,人工捣实,砼强度到达2.5MPa即可拆模,护壁砼应根据气候条件,一般情况下浇灌完毕须经24h后可拆模。3.5检查桩位(中心)轴线、标高:在地面上设十字控制网、基准点,将桩控制轴线、高程测到第一节护壁上。3.6架设垂直运输架:第一节桩孔成孔后,着手在桩孔口上架设垂直运输架,要求搭设稳定、牢固。3.7安装提升设备、吊桶、活动盖板、水泵、通风机等:安装提升设备时,尽量使吊桶钢丝绳中心与桩孔中心重合,以便挖土时能直观控制桩位中心和支模中心,桩口上设围护栏,当桩孔深大于10m时,应向井下通风,加强空气对流,必要时输送氧气,防止有毒气体危害。桩孔上人员密切观察桩孔下人员情况互相呼应,桩口安装水平推移的活动盖板。当桩孔内有人挖土时,应掩盖好安全盖板,防止杂物掉下伤人,吊运土时,再打开安全盖板。3.8开挖第二节桩孔土方:从第二节开始利用提升设备运土,桩孔内人员应戴好安全帽,吊桶离开孔上方1.5m时,推动活动安全盖板,掩蔽孔口,防止卸的土块、石块等杂物坠落孔内伤人,吊桶卸土后,再打开活动盖板,下放吊桶装土,桩孔挖至规定深度后,用尺竿检查桩孔的直径及井壁圆弧度,修整孔壁,使上下垂直平顺。3.9先拆第一节、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依次周转使用,模板上口留出高度为10cm的砼浇筑口,砼用吊桶运送,人工浇筑,人工插捣密实。3.10检查桩位(中心)轴线、标高:每节桩孔护壁做好以后,必须将桩位十字轴线和标高测设在护壁的上口,然后用十字线对中,吊线锤向井底投设,以半径尺竿检查检查孔壁的垂直平整度,随之进行修整,井深必须以基准点为依据,逐根进行引测,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