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创业小故事真实的创业小故事篇一:真实的创业小故事】真实的创业小故事1弯下腰更接近梦想没钱,没人,没技术,一个大学生如何年入千万?26岁的锐锋网创始人张晓真,却因此在2014年中国福克斯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中名列榜首。张晓真上大学的时候,因为家境贫困,就想自己赚钱。他在淘宝上开设了自己的手机专卖店,虽然赚不了太多的钱,但够学费和生活费,也让他学会了自立。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就业的压力令张晓真寝食难安。张晓真自己创业,为了寻找,他在网上偶然看到了英国的一家公司,专门回收手机,市场越做越大。而此时,国内旧手机市场空缺,且消费者更换手机的频率越来越快。张晓真决定做自己比较熟悉的手机市场。有了目标,可是没有启动资金怎么办?张晓真想到了风投机构。要是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有人给投资就好了。同学们都说张晓真疯了,简直是异想天开。嘲笑反倒激发了张晓真的斗志:没有行动怎么会知道结果?他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商业计划书,并做成了只有一页的中英文双版,简单说明了自己的创业构想。第一个月,他向100多家风投公司投去了自己的计划书,没一点回音,第二个月,第三个月,他继续投,每个月都投出去100多份,结果都是石沉大海。但他并没有灰心,继续投。见面后,对方觉得旧手机市场前景可观,决定给他几十万元创业。回来以后,张晓真就创办了锐锋网,租了一个车库作为办公场所,还请了一名员工做内勤,负责在网上接单,自己则到处找业务。随着二手手机回收量与日俱增,张晓真获得了较丰厚的利润,可他觉得靠转卖二手手机并非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就在这时,他看到一则消息,1吨的废弃手机却能提炼出一两百克的黄金、100公斤铜、3公斤银及其他金属。张晓真开始琢磨向废旧手机的拆解回收利用转型。可是,国内多数企业都只有拆解业务,没有回收提炼的技术,寻找合作方又是一件头疼的事。突然有一天,他接到一个朋友打来的电话,说是看到一则新闻,国家领导人出访欧洲,考察了比利时最大的贵金属精炼厂优美科。张晓真马上上网搜索这家企业,发现这家企业是拥有200多年的,年销售额超过100亿欧元。而且,该企业在上海也有。这无疑是雪中送炭,张晓真决定去这家企业。因为没有预约,张晓真被拦在了门外,他不甘心就此放弃,滔滔不绝地向接待员说起了他的经营理念和计划。软磨硬泡下,终于见到了优美科中国区的负责人。两家企业一拍即合。仅一年时间,他们二手和废旧手机的回收量达到了60万部,销售额超1000万元。提取的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金属数量相当可观。回收旧手机是一项环保事业,这让张晓真受到了福布斯的认可。他却谦虚地说:坚持是成功的法宝,不要好高鹜远,弯下腰,认真踏实地做好每件事,梦想就会离你更近。真实的创业小故事2:巧卖土鸡蛋2008年,家在农村的老宋到武汉城里租了个摊位卖土鸡蛋。虽然他卖的是正宗土鸡蛋,没有污染,价值也很高,可人们对他所说的大都将信将疑,一个月连250公斤鸡蛋都没卖出去。他想,现在推销什么都讲个包装,光说自己卖的是土鸡蛋,人家怎么就会相信呢?受赶小驴车卖西瓜人们就相信是自种瓜的启发,老宋请自己70多岁、身体尚的老母亲出山了。不久,街头出现了一位农村装束、拄着拐杖、挎着竹篮、一口厚重乡音的卖土鸡蛋的老大娘。她刚在菜场附近放下篮子,立刻就围上来了七八个人。在老大娘的耐心说明下,很快就取得了人们的信任,没多大工夫就把一篮子鸡蛋全卖完了。一个月下来,老大娘竟然卖出了300多公斤鸡蛋,比老宋摊位上卖得还要多。从此,老宋聘请了4位身体好的老大娘,在周边的菜市场,采用同样的方式销售土鸡蛋。结果每月的销量很快便突破了1吨,老宋的土鸡蛋生意从而搞活了。真实的创业小故事3:年售1个亿的鸡蛋2000年7月,北京德青源农业公司蛋生:德,以德为先;青,永葆创业时的激情和朝气;源,发展源远流长。舍弃公司+农户模式,是因为这种模式有致命的缺点:农民养鸡靠不住。农户往往是前院养鸡,后院住人,饲料多是劣等玉米、废皮革粉。这样养的鸡易得病,需要大量抗生素,导致鸡蛋抗生素超标、农药超标和激素超标。自建生产基地,确保每一枚鸡蛋都是自己农场的鸡下的,喂鸡全部用优质玉米、豆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