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力检测卷二能力升级练第44页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表为石家庄、武汉、杭州、福州四城市4月16日的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读表,完成第1~2题。地点日出时刻日落时刻①05:3918:26②05:3118:27③05:5518:51④05:4618:581.表中数码所代表的城市正确的是()A.①——武汉B.②——杭州C.③——石家庄D.④——福州2.该日北京时间15:30,王先生在武汉某动车站拍摄照片(上图),此时正好一列动车启动出发,据图判断该列车的行驶方向是()A.东南B.西南C.东北D.西北答案:1.B2.B解析:第1题,4月16日太阳直射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四地昼长①12小时47分、②12小时56分、③12小时56分、④13小时12分,判断①最短,为福州,④最长,为石家庄。第2题,北京时间15:30,武汉市为下午,太阳在西南方,影子朝东北方,动车朝太阳所在方向前进。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读2006—2014年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图,完成第3~4题。3.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A.2006年B.2010年C.2013年D.2014年4.近20年来,我国劳动人口数量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老龄化加剧,死亡率增高B.出生率低,人口增长缓慢C.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增加D.劳动力跨国流动逐渐增多答案:3.C4.A解析:第3题,从2006—2014年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图可以看出,2014年劳动人口增长率为负数,之前劳动人口增长率均大于0,因此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13年,所以C项正确。第4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近20年来,我国劳动人口数量低增长甚至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老龄化加剧,死亡率增高。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5~6题。5.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①断层的发生②砂岩沉积③页岩沉积④岩浆的侵入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①④⑤C.⑤③②④①D.⑤③④②①6.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B.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C.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D.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答案:5.C6.C解析:第5题,根据岩层特点可知,该地最早形成了石灰岩,石灰岩受外力侵蚀后又出现了页岩的沉积,后又发生了砂岩的沉积,之后又发生了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了花岗岩,最后发生了断层,使石灰岩、页岩、砂岩、花岗岩都发生了断裂错位。第6题,图中花岗岩为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断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2019·山东潍坊三模)蜃景是一种气象景观,是在水面或陆面上空的稳定大气层中,由于垂直方向上空气密度显著差异形成的一种幻景。当底层空气密度高,而上层空气密度低时,在实际景物上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影像,此即“上蜃景”,当底层空气密度低,而上层空气密度高时,在实际景物下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倒影,此即“下蜃景”。遇到大风吹来时蜃景瞬间消失。据此完成第7~8题。7.最易出现“上蜃景”的时间段及地点()A.夏季海洋B.夏季沙漠C.夏季柏油路面D.冬季暖流海面8.大风吹来时蜃景消失是因为大风()A.带来大雾影响视线B.扰乱稳定的大气层结C.导致水平方向热量差异D.导致垂直方向对流显著答案:7.A8.B解析:第7题,出现“上蜃景”要求“底层空气密度高,而上层空气密度低”,即垂直方向上空气向下堆积。夏季海洋与陆地相比,升温慢,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使上层空气密度降低、底层空气密度增大;夏季的沙漠地区升温快、气温高,夏季柏油路面因比热容小,升温快、气温高,冬季暖流海面,暖流流经地区气温较高,三者都因近地面气温较高,使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造成上层空气密度增大、底层空气密度降低,都不易出现“上蜃景”现象。第8题,蜃景的出现和维持要求大气层“稳定”,大风吹来使原本稳定的大气层遭到破坏,导致蜃景消失。(2019·湖南怀化三模)集成电路又称芯片,大量应用于计算机、手机、汽车、家电等智能产品和智能制造、通信设备中。芯片生产工艺复杂,环节多,技术门槛很高。中国的芯片90%依靠进口。近十年来外资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芯片制造和封测行业出现了显著的“东移”现象。据此完成第9~10题。9.与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相比,以下不属于发展芯片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