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分子间距越大,分子力越小,分子势能越大B.布朗运动不能反映液体分子的热运动C.单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的排列都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D.当液晶中的电场强度不同时,液晶显示器就能显示各种颜色(2)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p随体积V的变化过程如图6-12-13所示.已知状态A的温度是300K,则状态B的温度是________K.在BC过程中气体将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3)1mol某种理想气体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MA和VA,每个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0,求:①阿伏加德罗常数NA.②该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解析(3)①根据定义NA=.②每个分子占有的体积V占有=.图6-12-13故分子间距的平均值为d==.答案(1)CD(2)900放热(3)①②2.(1)下图描绘一定质量的氧气分子分别在0℃和100℃两种情况下的速率分布情况,符合统计规律的是________.(2)如图6-12-14所示是岩盐的平面结构,实心点为氯离子,空心点为钠离子,如果将它们用直线连起来.将构成一系列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岩盐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固体岩盐中氯离子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3)如图6-12-15所示,图6-12-14图6-12-1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先从状态A经等容过程到状态B,再经等压过程到状态C.在状态C时气体的体积V=3.0×10-3m3,温度与状态A相同.求气体:①在状态B时的体积.②在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解析(1)根据麦克斯韦气体分子分布规律可知,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速率大的占的比率要增大,速率小的所占的比率要减小,因此A项正确.(2)NaCl是晶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①根据=得VB=,解得VB=5.0×10-3m3.②A、C状态温度相同,ΔU=0,A→B体积不变,W1=0;B→C体积减小,W2=pΔV=600J.又ΔU=W+Q,所以Q=ΔU-W=-600J,即放出热量600J.答案(1)A(2)晶体运动(3)5.0×10-3m3600J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B.布朗运动是固体分子的运动C.物体里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D.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2)如图6-12-16所示,图6-12-16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自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________(“”填气体对外界“”或外界对气体)做功,同时气体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某医院使用的一只氧气瓶,容积为32L,在温度为27℃时,瓶内压强为150个大气压,按规定当使用到17℃、压强降为10个大气压时,便应重新充气.求这一瓶氧气在17℃、10个大气压时的体积V2为多少?此时剩余的氧气占原来的几分之几?解析(1)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运动,悬浮微粒是由成千上万个固体分子组成的,因此布朗运动既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也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选项A、B错;物体里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选项C错;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选项D对.(2)理想气体自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温度T升高,压强p变小,由pV/T=C,体积V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由于温度T升高,理想气体的内能增加,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气体吸收热量.(3)氧气瓶内氧气的初态参量:V1=32L,T1=300K,p1=150p0;末态参量:T2=290K,p2=10p0由=,解出V2=464L==答案(1)D(2)气体对外界吸收(3)464L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液体的分子势能与液体的体积无关B.为了保存玉米地的水分,可以锄松地面,破坏土壤里的毛细管C.从微观角度看,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频繁碰撞引起的D.扩散现象可以在液体、气体中进行,不能在固体中发生(2)图6-12-1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V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图象如图6-12-17所示,气体在状态A时的压强p0=1.0×105Pa,线段AB与V轴平行.①求状态B时的压强为多大?②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过程中,对外界做的功为10J,求该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多少?解析(1)液体的体积决定了液体分子间的距离,进而决定液体分子势能,选项A错误;锄松地面可以破坏土壤里的毛细管,可以保存玉米地里的水分,选项B正确;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就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引起的,选项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