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高中:冯兴北一个长得并不美丽的诗人一个做过临时工的女人一个曾经上山下乡的知青一个以朴素诗情感动当代中国的女子一位中国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一棵两次入选“全国十名最受欢迎的青年诗人”的文坛常青树环节一:走近作者主要作品:诗集《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始祖鸟》、《舒婷的诗》。散文集《心烟》等。朦胧诗派:1980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朦胧派诗人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环节二神女峰舒婷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而去,谁还站在船尾衣群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美丽的梦流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初读感悟在向你挥舞的各色手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环节三:精读研习第一节思考:1.请找出本诗中抒情主人公三个连续的动作?2.这三个动作反映抒情主人公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品味鉴赏“挥舞花帕”、“突然收回”、“捂住眼睛”这些细微的传情动作——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多情善感,感情细腻的女性。“挥舞、收回、捂住”——三个动作是连接性的,也是对照性的,它生动地反映了抒情主人公由欢呼雀跃——深思——痛心的心理变奏过程。诗的首节写抒情主人公(以第一节的两个“谁”指代)在江轮上初见风雨千年的神女峰时的内心体验.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第二节思考:1“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美丽的梦指什么?为什么说梦是忧伤的呢?2“为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远天的杳鹤”指什么?“春江月明”又是指什么?品味鉴赏第二节是对有关神女峰神话传说的重新解读,暗示了封建思想和男权思想的残酷。第三节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金光菊”的特点是开得肆意灿烂,无拘无束,充满阳光的气息。“女贞子”本是植物名,这是被巧妙用来对应封建礼教所要求的女贞。思考:如何理解和评价“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句话有什么含义?明确:神女”们为了一种道德虚荣,在寂寞痛苦中挣扎,甘做一个毫无意义的展览品,实在不值得,不如步入世俗生活,向心爱的人倾诉心声,宣泄委屈,这才是幸福。诗人吟咏至此,已把贞节观这副压抑妇女几千年的沉重的十字架彻底掀翻、打碎,收到铲除梦魇、大快人心的效果。整体感知:作者并没有用枯燥说教的语言阐述自己的爱情观,而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写了自己在江轮上初见风雨千年的神女峰时的内心体验,并且运用恰当的意象重新解读神女峰神话传说,旗帜鲜明地对传统女性爱情观念进行批判,呼吁女性追求自己独立的人格,追求作为一个真实的、普通人的生活权利。舒婷女性诗歌三部曲:《神女峰》、《惠安女子》、《致橡树》如果说《致橡树》是女性人格独立的宣言,《神女峰》是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那么《惠安女子》则体现了对中国当代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环节四:拓展延伸《致橡树》节选舒婷1979年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橡树:男性的阳刚气概。伟岸挺拔,刚强不屈,锋芒锐利木棉:女性的柔韧气质。健康活泼,真挚温柔,坚韧独立橡树、木棉分别象征什么?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1)极力攀附(2)单方痴恋(3)一味奉献因为爱的双方没有平等、独立可言。对比中我们看到本诗的主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