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人教版高一数学《等差数列》说课稿优秀模板【提要】该篇《人教版高一数学《等差数列》优秀说课稿模板【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数列作为一种特别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化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a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b在能力上:培育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悟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讨论函数的方法迁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来讨论数列,培育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的讨论,培育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仔细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3、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①等差数列的概念。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不完全归纳法,对此并不熟悉因此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同项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较为陌生,因此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二、学情教法分析:对于三中的高一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进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引导、启发、讨论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进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进展。针对高中生这一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纳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加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沟通的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题。三、学法指导: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究,同时鼓舞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四、教学程序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由(一)复习引入(二)新课探究(三)应用举例(四)反馈练习(五)归纳小结(六)布置作业,六个教学环节构成。(一)复习引入:1.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可看作是定义域为__________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从而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______。(N﹡;解析式)通过练习1复习上节内容,为本节课用函数思想讨论数列问题作准备。2.小明目前会100个单词,他她打算从今日起不再背单词了,结果不知不觉地每天忘掉2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减为:100,98,96,94,92......3.小芳只会5个单词,他决定从今日起每天背记10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增为5,10,15,20,25......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通过练习2和3引出两个具体的等差数列,初步认识等差数列的特征,为后面的概念学习建立基础,为学习新知识创设问题情站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学生观察两个数列特点,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对问题的总结又培育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别到一般的认知能力。(二)新课探究1、由引入自然的给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假如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强调:①“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②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③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强调“同一个常数”)。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由学生将等差数列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归纳出数学表达式:an+1-an=d(n≥1)同时为了配合概念的理解,我找了5组数列,由学生推断是否为等差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找出公差。1.9,8,7,6,5,4,……;√d=-12.0.70,0.71,0.72,0.73,0.74……;√d=0.013.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