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地理精讲巧解分类攻克6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5分)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B.崇明岛的形成C.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D.东非大裂谷的形成2.决定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的主要原因是()A.河流携带的泥沙多B.冰川侵蚀作用C.成土过程时间过长D.风力的沉积作用时间长读“地貌景观图”(如图),回答3~4题。3.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丙4.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甲图中是上海豫园名石“玉玲珑”,乙图中是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中最著名的海岸怪石“女王头”。据此回答5~8题。5.“玉玲珑”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成因是()A.风力侵蚀作用B.岩浆喷出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岩浆侵入作用6.在中国,石灰岩形成的地貌广布的地形区是()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7.下列岩石中,与石灰岩成因类似的是()A.石英砂岩B.板岩C.花岗岩D.大理岩8.形成“女王头”独特地貌的主要作用是()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流水侵蚀C.化学溶蚀、风力侵蚀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下面是“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从上图可以看出,云贵高原的形成发育过程中()A.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B.外力作用为主导因素C.内外力共同作用,不同时期,内外力都有可能成为主导因素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0.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人均耕地不足,石漠化现象突出,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有()①降水丰富②不合理的农业活动③土层薄,水土易流失④地表干燥度大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下图表示某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正确的排序是()A.a→c→bB.b→c→aC.c→a→bD.a→b→c读图(图中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回答12~13题。12.图示各种地质作用中,相同的是()A.①③⑤B.④⑥⑧C.①②⑤⑥D.⑤⑥⑦⑧13.从地质大循环的完整性看,图中缺失的过程包括()A.沉积物变成变质岩的过程B.变质岩变成火成岩的过程C.沉积岩变成岩浆的过程D.火成岩变成沉积岩的过程读“自然环境某物质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完成14~15题。14.若该图是水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椭圆表示海洋,则箭头②可能表示()A.地表径流B.地下径流C.大气降水D.蒸发15.若该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椭圆代表沉积岩,则①可表示()A.岩浆活动B.变质作用C.外力作用D.地壳运动二、综合题(共25分)16.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2分)(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最有可能是学生甲所绘制的是______图。(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属于学生乙绘制的图是____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3)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多摄氏度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艰苦。”你认为哪两幅图是学生丙绘制的?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主要是由什么地质作用形成的?17.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13分)(1)图中箭头表示外力作用的是;表示变质作用的是。(2)在a、b、c中,a表示的岩石名称是,b表示的岩石名称是。(3)在a、b、c中,可能有生物遗体存在的是,由岩浆冷凝而形成的是。(4)简要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答案1.D2.A3.D4.C5.C6.D7.A8.A9.C10.A11.D12.A13.C14.D15.C16.(1)B(2)C冰川侵蚀作用(3)A和E。A是风蚀蘑菇,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E是沙丘,主要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17.(1)②③(2)岩浆岩沉积岩(3)ba(4)从图中可以读出:地球内部的岩浆,经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