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评价真正促进学生发展一、评价的含义及作用评价就是主体根据一定的目标(含指标和标准),利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客体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评价原指评论货物的价格。以后广泛用作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以下简称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是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以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评价对象的教育评价活动,是对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进行多渠道认证的教育评价活动。其综合性体现在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包括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等诸多方面),评价内容的全程性(包括目标的确立、过程中的努力与最后的评定),还有评价渠道的多样化(包括了同学、教师、家长、学校等多方面评价的结果)评价的功能:(1)反映学生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学习;(2)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3)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4)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形成对学习的积极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二、“促进学生的发展”应该作为评价的终极目标。现代教育理论及心理学发展成果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知识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要用开放、多元的眼光看待世界,为人充分展示生命的本真提供舞台。基于这些理论,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各自的优势,并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将其优势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方面迁移;应该注重对学生建构知识时采用的策略或方法的评价,把评价作为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采用师对生、生对生及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而上述种种评价方式或指导思想上的转变,无不体现着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以人为本”,要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终极目标。从以上所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综合素质教育评价是一种先进的制度理念。综合素质评价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现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思想“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则。对此,我们的理解是:“面向全体”是相对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来讲的,指的是让每个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给每个学生以均等的发展机会;“全面发展”是相对与学生来讲的,从学生的个人角度看,指学生可以从不同方面,全方位寻找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以求得自身不断发展,从学生的集体角度来看,指每个集体都得在各方面均有人才出现。开学初,学生议订的目标,有利于让教师进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有助于教师及时向学生提供本身发展迫切需要的“营养”。2、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期末素质综合评定的指标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又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原则下制订出来的。它随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再者,学生全程参与了评定,在评定过程民主化的同时,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有主人翁精神奖的设立,更是为了引导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促使我们的教学活动真正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转化。3、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对于人的养成来讲,“德”是首要的。我们将德育指标渗透到各项目之中,使每个项目都有德的要求。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真正体现“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育人思想。三、对目前评价的一点反思。课程改革时至今日,各学校在评价方面的确采取了许多新的举措。如: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册、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考试方式等等。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际操作中同样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改革的步子迈出去了,但思想依旧在“鞋子”里-----“流于形式”是最普遍的问题。因此,新的评价机制在某些方面,没有让教师、学生、家长体会到对学生发展的明显的促进作用。下面就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做一点粗浅的探讨。1、关于《素质评价手册》。(1)期末进行的素质评价数学部分,评价由教师、该生的同学及学生本人三方面给出,从形式上看,倡导了评价的多元化。但落实到教师、同学、学生本人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