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小学音乐课的技巧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小学刘海丽【内容摘要】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一般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要提高音乐的教学质量,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应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征,把音乐学习和游戏、舞蹈等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乐理知识,转化成有趣的游戏,使之生动、形象、具体,容易理解和接受。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脚,也动脑,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进入音乐乐园,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取音乐知识,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如何上音乐课呢?上音乐课就是“寓教于乐”。如果只是提问题,唱歌,课堂气氛就显得单调、枯燥,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激不起学生的学习音乐的欲望和兴趣。反之,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愉快,课堂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敢于创新,发表意见。我在教学中适当加入了游戏、打节奏,歌表演等手段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学习,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其主动性。那么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责任重大,我们应如何上好小学音乐课呢?一、重视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的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景,这种情景能让学生与教学内容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教学活动。1、生活展示情境“音乐源于自然”。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关在室内的教学,应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在自然和生活中体会音乐的乐趣。比如:课外郊游时,和学生们在树林漫步,体验树叶沙沙响声,小河水流淌,鸟儿叫声,这就是体验大自然美妙音乐吗?学生们都随着这动听的自然音乐唱起来,曲调、自然、清朴,清新脸上看到幸福的微笑,体验到了音乐的乐趣,生活的美好。2、图画、录音再现情境在歌曲教学中,适当给学生设置情境,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我在教《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让同学们想春天的样子,然后播放春景幻灯片和“鸟叫”的录音。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们看到了绿色田野、山花、飞着的小鸟、采蜜的蜜蜂,听到了华华的流水声,感觉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花香和青晨气息,增加了对歌曲内容的了解。最后再教唱此歌,同学们很自然的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学的非常好,歌词掌握也非常快。个别同学还能伴着音乐边歌边舞,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达到了良好的满意效果。3、表演体会情境边唱边演是学生喜爱音乐教学的主要形式,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用动作来表达自己情感方式,音乐表演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同时也培养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一种形式。当然,在表演时要有小道具,教师让学生自己亲手制做不同的小动物的头饰,设计自己喜欢的舞蹈动作,让他们自由组合进行舞蹈创编,把要表达的内容和心情的感受通过语言肢体地表达出来。这样,即增强了学生们对音乐学习的爱好,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游戏表演进行的顺利而愉快,课堂气氛非常好。在分组表演后,同学们掌握了歌曲的节奏,随后教师在同学们情绪高涨时进行歌词教唱,同学们轻1松愉快地学会了歌曲。二、注重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音乐教学是一种特有艺术感染力的音乐教育,音乐借助于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凭借唱歌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和舞蹈来发现音乐美,音乐对于丰富学生的创造力,还增强对音乐及外界事物的感染力、培育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1、音乐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音乐的教学的特点在于它的情感特性与形象特性。音乐教学是根据审美来进行的,而这种审美感受是在和谐自如的教学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用音乐教学进行感情交流形式完成的。音乐充满着幻想和想象,学生在欣赏、演唱、演奏中展开想象的空间,用想象力去构思心目中的音乐形象和心中感受,假如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话就不可能听懂音乐。音乐教学与其它学科相比较,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教学影响,这是由于音乐表现手法丰富多变,由于音乐教学的情感性、形象性特点决定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和教学和内容及表现手法的分析和比较,让学生了解到音乐的丰富性、变化性、发展性是离不开创新的。通过音乐课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