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县林西县姓名李洪艳学科语文单位五十家子寄宿制小学学科带头人培训论文题目浅谈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浅谈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关键则是设计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一、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心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但是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体,而不是我们教师。教师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构建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在自由的基础上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二、激发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1动,自觉地投入到书的海洋中去遨游。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兴趣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培养。一般说来,学生对某科的学习目的是能够明确的,问题是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教师进行阅读目的教育时,学生就“热”一下,过一段时间,又“冷”了,这时需要教师注意适时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可以提出加深理解的问题;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具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小学四年级上册学了《语文园地二》中的成语故事“胸有成竹”,后来学生对成语很感兴趣,于是我让学生课外搜集更多的成语故事来读,读完后让学生来揣摩成语的意思,如此触类旁通的做法,符合认知规律,收到良好的效果。三、从指导精读中诱导学生学会阅读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首先是指导精读。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学生先理解每个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做下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如教学《观潮》第3、4自然段时,首先让学生细读课文,想象画面。再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写潮来时的声音和形状,并分别用波浪线和直线画出作者描写钱塘江涌潮的声音和形状的语句。这样,学生才会设身处地、入境入情地读书。既理解了内容,体会了感情,又领悟和学习了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其次是指导学生速读。如何速读,就是要指导学生,抓住反应事物重点的地方,学会捕捉文章中有关反应事物特征的语句,从中了解其含义,从而分析事物的本质。古人所说的一目十行,大概就有这个意思吧。再次是注重课外延伸。为了使学生逐步学会读书,丰富学生的生活,开拓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书刊,书籍等让学生学会收集,从中受益。例如:我教学完《幸福是什么》后,让学生搜集了有关幸福的名言,如:徐特立的“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果戈理的“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四、从指导朗读中,诱发学生的思维朗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过朗读可以促进学生的联想,在明其意中揣摩,在深层的理解中迸发情感,声情并茂的朗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