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管理养成良好习惯灵宝市五亩乡第一初中学2015年12月15日加强学生管理养成良好习惯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养成教育汇报材料大家上午好!巴金说: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面对未来挑战作出的必然选择。根据教体局提出的“培养十大习惯,实现六个创建”精神,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一下的探索,现将从四个方面和大家做一交流:一、制定标准,规范行为,特色校本养成让学生“行有所依”1、围绕教体局“培养十大习惯,实现六项创建”的总体思路我校制定了《五亩一中学生十大行为规范》,并把十大行为规范,细化成28条细则(即见到师长要问好的习惯、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的习惯、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自学预习的习惯、记课本笔记的习惯、书批的习惯、整理错题集的习惯、积极思考,善于提问的习惯、学会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知错就改的习惯、有借有还的习惯、不抄袭不作弊的习惯、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体育爱好的习惯、节约水电的习惯、节约粮食的习惯、不乱花钱的习惯、自觉捡拾垃圾的习惯、爱护环境的习惯、欣赏别人的习惯、培养兴趣爱好的习惯、主动承担家务的习惯、积极参与班务劳动的习惯、防范火灾并能自护的习惯、防范溺水并能自护的习惯、防范触电并能自护的习惯)。2、组织骨干团队,编印《好习惯,伴我成长》养成教育校本教材:文明礼仪篇、自主学习篇、合作交流篇、提升审美情趣篇等十个方面的内容。学生人手一册,让行为习惯教育进入课堂。每周专门安排一节课,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对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强化。二、注重校园环境建设,特色视觉文化让学生教化“耳濡目染”让墙壁说话让标语唤醒。坚持做到每一层楼都有养成教育细则养成指南,如:“有序上下楼梯”的习惯,我们在楼梯口悬挂细则要求,并在台阶上还画出醒目的标线,提示学生遵守规则,靠右行走不拥挤的习惯。比如“文明就餐”的习惯,我们除了在餐厅醒目处悬挂就餐行为标语准则以外,还在餐厅地面用标线画出“等候区”、“打饭区”,逐步使学生养成文明就餐的好习惯每一个教室都有班级文化名片,包括各自班级照片、班规、教师寄语。总之让学校每一面墙壁都有养成特色标语,每一块版面都独具匠心,蕴含深刻的校园文化,让同学们随时随处都能在温馨的氛围中自觉反思并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三、建立机制,注重实效,特色主题活动让行为习惯“言行合一”1、开展各类丰富的比赛活动,让同学们在积极参与,自主体验。每月我们至少组织一次大型活动。例如:养成教育推进会、《五亩一中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知识竞赛、阳光体育运动会、养成教育表彰大会、“弯腰行动”倡导七弯腰,利用大量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弘扬学生个性,着力让学生从小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2、采用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定期开展班级、年级、学校“卫生之星”、“健身之星”、“礼貌之星”、“守纪之星”、“朗诵之星”、“书法之星”、“歌唱之星”、“作业之星”、“自理之星”等“星级学生”评选,在综合评价方面,把自评、互评、班主任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校园“弯腰天使”、“新三好学生”评选活动,在学校宣传板报栏展出“星级学生”“弯腰天使”的资料和照片。3、在单体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加大气力规范两个校园创建“文明班级创建”、“文明寝室创建”做好文明创建综合评价。自查自改——整合意见——规范制度——明确要求——评选比优。每周评选分年级“优秀班级”“优秀寝室”“优秀学生会干部”,每月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结合制度细则采用量化积分评比落实,让班级寝室规范化建设成为常态。4、为每个学生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卡》,评价的结果要按不同等级和不同方式进行记录,周、月末进行总评,并将结果汇入学生综合评价中,计入成长记录卡。只要长期坚持不懈,就会使养成教育的外部要求逐渐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使他律变为自律主要是通过“文明监督岗”、班主任、政教处综合实施的。四、整合资源,不断创新尝试让习惯养成“携手同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