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几点认识第一:在目前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现象。忽略了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主要是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忽视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忽视了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活动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这种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阅读文本,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政治文本虽然没有语文知识那样丰富,但是文本内容必须经过学生自主探究,消化才可以很好的感受和运用。第三:根据目前政治开卷考查反馈的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政治过程中存在一个重要不足就是学生对政治文本知识的理解和语言的驾驭能力还十分缺乏,说明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解决政治问题的方法还有待于提高。而阅读是基础,没有文本的感知,技能难以养成。探究性阅读的提出,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以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政治教学,强调学生对阅读文本的自主、研究和创新,对实现政治教学的知识、能力与人文目标,具有划时代的积极意义。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我在平时的政治教学中大胆实践阅读教学,它有如下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切实转变观念,这是实现阅读教学根本变革的前提”。要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课程观和学生观,突破接受学习的定势,探索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践,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取政治知识和技能,凸现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在探究性的阅读实践中学习、运用政治语言,重视政治文本信息的积累,发展思维,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善于探索、勤于动手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的综合素养。3、有利于拓展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关注阅读教学使政治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体现开放式的教学思想。本课题所研究的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开放的教学形式,它可以因人、因文而异,恰当地拓宽内容,开发课程资源;可以适度体现课内外、学科间的联系;通过阅读范围的拓展,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