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及余数的含义。2.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有余数的平均分,并能根据图正确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3.在具体的活动中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课型新授课时1教师活动教学环节学生活动个性修改导入主题图a.观察主题图。b.说说图意。学生独立观察自由举手发言把下面6颗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说说你的结果。如何用算式表示这个过程?算式中的每个数字代表什么?如果有7颗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小组代表汇报结果。(摆3盘,还剩1个)如何用算式表示这个过程?学生独立用学具摆一摆。集体交流订正。独立尝试,小组内交流,汇报组内摆的结果。导入新知探究新知怎样表示还剩下的1个?介绍有余数的除法7÷2=3(盘)……1(个)把剩下的1个叫作“余数”。比较这两个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第一题恰好分完,第二题还有剩余。集体讨论如何用算式表示上述过程。请学生回答算式中每个个数字代表的意义。自由举手回答。书第60页做一做第1题。圈一圈,填一填。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字代表的意义。做一做第2题。先分一分,在填一填。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学生自行尝试解答,可用学具摆一摆。板书设计认识有余数的除法6÷2=3(盘)7÷2=3(盘)……1(个)余数教学反思新知学习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