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评价要重点关注学生活动过程一、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其一、所谓高效的课堂,一定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可做。在新课程条件下,我们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是时髦的理念,而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需。其二、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具体的每一节课中学生都能达到厚积知识,破解疑难,优化方法,提高能力,高效学习的境界。其三、高效的课堂应该让孩子们学得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高效的课堂强调学生学习的高效性。要精讲少讲,有针对性地讲,讲在学生的难点、疑点上。其共同点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它针对的主体是学生群体。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每一节课,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有所发展,课堂教学的目标才能算实现。“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与人们常说的有效教学相比,更强调教学效益的最大化。高效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二、为什么高效课堂评价要重点关注学生活动过程1.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把教师活动作为评价的重点,所关注的是教师的教。看教师的导课设计,看教师的讲授、提问,看教师的教学流程,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堂组织能力……而学生的活动则常常被忽视。现在,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对课堂评价关注的重点也要改变。2.《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3.高效课堂面对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高效课堂真正的主人。高效课堂的理念要求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尊重相信学生才是“师德”,解放学生是教育的使命,利用学生是一切教育的智慧源头,发展学生是教育的根本。因此对课堂高效性的评价要重点关注学生活动过程。三、高效课堂如何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1.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学论教”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教学的本质既然是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因此,在评价时应从重点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学情,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几种状态作为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评价时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2.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或状态。观察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能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否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是否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听课中,我们经常发现在一些课堂上教师自己讲得激情洋溢、如痴如醉,而讲台下学生却昏昏欲睡,这样的课不是关注学生学习的课,不是好课。3.关注学生是否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有经验的教师从不把学生看作容器,而是看作期待点燃的火把。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教师都意识到课堂上不能再一味地包办代替,不能再唱独角戏了,要想法为学生的参与提供时间和空间。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可在听课中我们发现,有些课还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教学活动设计有温度、无深度,学生思维缺乏深度和广度,多数学生人云亦云,缺少独到的见解和精彩的生成。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4.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因此听评课时要关注教师能否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是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否能够自由表达观点,遇到困难能否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