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厅党委《关于印发〈20XX年厅直机关开展“三解三促”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们于xx月8日-11日赴xx、xx市就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专题驻点调研。期间,实地调研了XX县区、姑苏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2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司法所、1个司法行政服务站,察看了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同时,在xx市局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市局机关职能处室、县(市、区)司法局长和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所、基层法律服务所等负责人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xx、xx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情况近年来,xx、xx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召开的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部署会、推进会精神,按照省厅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对上积极争取支持、对下切实对接需求,对内不断整合资源、对外广泛动员力量,有力推动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入发展。一是积极搭建立体化的服务网络。xx、xx市坚持“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积极推进“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点线面结合、惠及全民”的服务网络。xx市6个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运行,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建成率均达100%,XX县区在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社设立了律师工作站。xx市10个县(市、区)、96个镇(街道)已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97xx个村(社区)建立便民法律服务站,三级平台实现了全覆盖。同时,xx市建立了12xx48公共服务信息化实战平台,xx市在司法行政微信、微博、“e同说法”app中增设公共法律服务模块,为市民提供“指尖上”的法律服务。二是注重研发精准化的服务产品。xx、xx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立足本地法律服务资源,大力研发服务产品,目前已经推出了一批富有本地特色、贴近基层群众、符合生活实际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xx市编制了三期《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目录》,收录了126个公益类、政府购买类和市场保障类服务产第1页共5页品,先后与xx华网共建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网络配送超市”,与电视台联合开播《律师说法》栏目,XX县区向社会提供了群众诉求(信访)代理、农民合作社普法联盟等公共法律服务产品。xx市将律师参与调解、法律咨询、维权指导、简单法律文书代写等作为服务产品,纳入免费服务范畴,由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统一提供,并先后出台司法鉴定和公证法律援助办法,丰富了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三是着力完善科学化的运行机制。xx、xx市始终突出便民惠民,推进运行机制规范创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xx市按照“不变体制变机制”的要求,开展“局所站一体化”建设,积极构建“小机关,大窗口”服务格局,将司法行政干部安排到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窗口,为群众提供直接服务。xx市坚持标准化理念,率先探索公证及法律援助服务标准化建设,公证、法律援助服务标准体系先后建成,同时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唯一一项非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纳入“城乡发展一体化”考核体系,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绩效也被纳入法治建设先进镇(街道)考核内容。二、xx、xx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和短板当前,xx、xx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对照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站点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xx、xx市公共法律服务站点既有设备齐全、人员充足的示范站点,也有人力、物力缺乏的落后站点,特别是个别地方一度将站点建设变成了站点数量的建设,建设成效等同于站点数量;有的乡镇(街道)、村(社区)虽有站点,但存在“空城计”的现象,只是将人员姓名造在册子上、照片挂在牌子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信任与热情。同时,在对站点进行规划设置时,未能充分考虑地区特点、地理位置、面积大小、人口现状、法律需求、工作难易等状况,因地制宜地科学划分、合理设置站点,造成了有的站点无法满足基层实际工作的需要,有的站点却闲置和浪费了大量资源。二是服务力量有待进一步配强。法律服务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法律服务的提供者与从业者需要具有一定的资质与经第2页共5页验。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