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3节(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50分)1.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予以色列的AaronCiechanover和AvramHershko以及美国的IrwinRose三名科学家。三人因在蛋白质控制系统方面的重大发现而共同获得该奖项。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工方法不能合成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B.蛋白质的变性是可逆过程C.蛋白质的盐析是可逆过程D.分离蛋白质和氯化钠的混合液常采用过滤的方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的有关性质。蛋白质的盐析是物理变化,过程可逆,并不改变蛋白质原有的性质,故选C。其他各项均错误。答案:C2.欲使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主要性质,应加入()A.18.4mol/L硫酸溶液B.饱和硫酸钠溶液C.1.0mol/L硫酸铜溶液D.福尔马林溶液解析:浓的轻金属无机盐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而并不改变蛋白质的性质。答案:B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饱和的Na2SO4溶液使蛋清液发生盐析,进而分离、提纯蛋白质B.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可用(C6H10O5)n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C.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而土壤保肥与胶体的性质无关D.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饱和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解析:淀粉和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胶体有着很重要的应用,土壤的保肥作用和胶体的性质有关;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的脂肪酸甘油酯,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常温下不是液体。则B、C、D选项均不正确。答案:A4.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B.人体内所有氨基酸均可以互相转化C.两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二肽D.人体内氨基酸分解代谢终产物是CO2、H2O和尿素解析: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各种α氨基酸,其α氨基酸的通式为;人体内氨基酸的代谢终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尿素;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可形成二肽;在人体内能够通过转氨基作用形成的只有12种非必需氨基酸,还有8种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因此“人体内所有氨基酸均可以相互转化”的说法是错误的。答案:B用心爱心专心15.分子式为C4H9O2N属于氨基酸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A.2种B.3种C.4种D.5种解析:氨基酸有两种官能团—COOH和—NH2,可分次定位到烃基上,,共5种结构。答案:D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几乎都是α氨基酸B.利用盐析可以分离和提纯蛋白质C.DNA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合成的模板D.R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它根据DNA提供的信息控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解析: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根据DNA提供的信息控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它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合成的模板;盐析不改变蛋白质的生理活性,只是使蛋白质暂时失去溶解性,利用多次盐析和溶解可分离和提纯蛋白质。答案:D7.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通常选用的方法是()①滴加浓硝酸②灼烧③滴加浓H2SO4④滴加酒精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的特性:(1)遇浓硝酸变黄;(2)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人造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因此可利用蛋白质的特征反应:颜色反应和灼烧的方法加以鉴别。答案:C8.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由多种α氨基酸加聚而生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通常用酒精消毒,其原理是酒精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C.浓的Na2SO4溶液能使溶液中的蛋白质析出,加水后析出的蛋白质又溶解D.鉴别织物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采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解析:氨基酸生成蛋白质发生的是脱去水分子的缩聚反应而不是加聚反应,故A项错误。无论何种形式的消毒,其原理都是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原有生理活性(死亡),故B项正确,盐析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故C项正确,“人造丝”的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D项正确。答案:A9.为保证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应注意()A.使用沸水先冲泡洗衣粉B.用含氯较高的自来水作水源C.和其他洗涤剂混合使用D.室温时用软水先溶解再洗衣服解析: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