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的导演笔记唫第一周导演学基础教程+焦菊隐论导演艺术•导演学基础:•中戏专业:表演、导演、戏剧文学、舞台美术、影视艺术、艺术管理•导演基础:方法论角度研究•命题:行动、二度创作、综合艺术、调度、音乐音响、节奏与气氛导演基础(绪论)•艺术形式: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雕塑、文学、戏剧•戏剧脉络:•戏剧学的形成•前335,亚里士多德《诗学》1再现功能—模仿2表达媒介—语言3完成手段—人物动作4戏剧有认知功能5使观众—审美的愉悦:“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引起痛感,但惟妙惟肖的图像看上去却能引起我们的快感”•贺拉斯,意大利,BC65-AD8《诗艺》1宣扬公民道德2歌颂英雄3爱国4教诲与娱乐5情与理统一6形式革新•莱辛,德国,18世纪《汉堡剧评》戏剧不仅是文学,“剧本论”“演剧论”•19世纪后期,戏剧学形成•特点:社会活动•导演学:随之形成•当代戏剧稳定架构:导演学、戏剧文学、表演学、观众学•导演学是:研究导演艺术创作和与之相关的理论及技巧的一门学科•无导演时代:剧作家、合唱队教师、舞蹈教师、有经验的演员兼任•汤显祖1550-1616与莎士比亚1564-1616既写又导•18世纪启蒙主义思潮,西方戏剧分化:•单一形式:性格化语言(台词)和生活化行动•分化为:舞剧和歌剧•导演:作曲家。理查·瓦格纳,德国,1813-1883•19世纪:导演形成•萨克斯-梅宁根公爵奥尔格二世(德意志,1826-1914)利用镜框舞台和舞美装置尽可能逼真展现有透视关系的舞台场景。导演诞生。•安托万(法)1887年创立自由剧场•格林(英)1891年创立独立剧场•戈登·克雷(英)1911年发表《论剧场艺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艺术“体验学派”•丹钦科,心理现实主义演剧艺术,二人1898创立“莫斯科艺术剧院”•雅克·科泼(法)1913年创立巴黎“老鸽巢剧院”,非幻觉回归质朴新戏剧•莱因哈特(德)1902年创建柏林小剧院,擅长处理宏大戏剧群众场面•阿尔托(法)1938年发表《戏剧及其潜力》,提出“残酷戏剧”,表现灵魂深处现实•皮斯卡托(德)纪实风格,宣传鼓动性•布莱希特(德)受皮斯卡托影响,“叙事性戏剧”发展成为“震惊领悟”,使事件“陌生化”后重新思考•中国1907年日本留学生“春柳社”之后•张迎春1892-1957,南开新剧团,社员曹禺•欧阳予倩1889-1962,春柳社《黑奴吁天录》首演•洪深1894-1955,提出“话剧”以区分“戏曲”,哈佛戏剧系留学生•唐槐秋1898-1954,话剧职业化,1933年创立“中国旅行剧团”•应云卫1904-1967,1921与汪优游、谷剑尘组建“上海戏剧社”,1933年上演《怒吼吧,中国》•焦菊隐1905-1975,第一位“剧院总导演”,人艺模式奠基人,标志西方戏剧民族化现代化进程•黄佐临1906-1994,《我的写意戏剧观》三大体系比较研究导演学•戏剧学:导演学、戏剧文学、表演学、舞台美术设计、舞台管理学、戏剧发展史、戏剧评论学、舞台建筑学、舞台机械学•导演学:导演学基础、导演史、导演创作论、导演美学、观众学、歌剧舞剧话剧戏曲导演方法比较•导演学基础:基础理论、创作规律、创作基本技巧第一章导演的艺术特性与职能•第一节导演是二度创作艺术•第二节导演是综合艺术•第三节导演艺术是组织舞台行动的艺术•第四节导演的职能4.1解释者4.2演员表演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镜子4.3组织者二度创作•舞台:空间(造型艺术)与时间(听觉艺术)•“演出完整性的作者”:风格统一、形象丰富、形式完整是每个导演面临的问题•剧本是演剧艺术再创造的先置条件•剧本与其他文学区别:“代言体”,充满行动性的人物对白、独白、旁白•“行动”是演剧艺术的“轴线”•导演处理剧本要像采参人发现了极品野山参•“解”在“读”之后,对剧本的再认识,导演自身的生活积累,亲历体验和由此引发的种种联想。•导演构思要在“解”“读”之后•自编自导也要遵循此规则•要领悟剧作家在艺术形式上的追求•寻找、确立演出立意,是二度创作灵魂•对文学剧本的行动性、形象化的在创造综合艺术•不是两种或以上不同艺术形式的相加、交叠、组合•行动性:导演的综合,必然是以演员表演——人物的心理形体行动为轴线的综合•综合性:揭示主题内涵、传递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