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王俊)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是学生能够根据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旧知识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新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难点:在竖式计算中,解决“对位”,“进位”和“计算顺序问题。三、教学过程(一)引入(1)观察第8页主题图。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1)班级人数;2)限乘人数(二)新授四个班一起去博物馆参观,二(1)36人,二(2)30人,二(3)35人,二(4)34人,,需搭乘两辆车前往,但车有人员限制,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讨论:要想知道哪两个班可合乘一辆车,就必须算出不同的两个班乘车总人数。)1、不进位加法例1:我们来计算二(1)班和二(2)班能不能合乘一辆车。师:36+30=1)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想:先加什么?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学生摆好后指名汇报是怎么摆的。教师多媒体演示摆小棒过程。2)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汇报交流: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生:从个位加起生:个位6加0等于6,十位上3加3等于6,得出竖式答案66。生:我想从十位加起,十位相加为6,个位相加为6,也得出答案为66。3)师:小结计算过程:(借助小棒演绎竖式加法)36+30个位6加0满6,说明个位为6.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个位下写个6,十位相加为6,得出答案66.(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做一做)例2:我们来计算二(3)班和二(4)班能不能合乘一辆车。引导学生计算,做法同例1。(做一做)2、进位加法例3.我们来计算二(1)班和二(3)班能不能合乘一辆车。师:36+35=1)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学生摆好后指名汇报是怎么摆的。教师多媒体演示摆小棒过程。2)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汇报交流: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生:从个位加起生:个位6加5等于11,满十了,向十位进一。生:我想从十位加起。生:如果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还要再加1,很麻烦。3)师:小结计算过程:36+35个位6加5满十,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师:个位上还有1个一怎么办?(留在个位上)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1.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7)经过计算36+35=71(人),71人比“准乘70人”多,所以二(1)班和二(3)班的同学不能合乘一辆车。此方案不可以。检验第三个乘车方案。二(1)班和二(4)班合乘一辆车。36+34=70可以借助小棒,也可直接用竖式计算。(做一做)(三)新课小结。(投影出示三中种乘车方案的算式)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加法的进位加法与不进位加法(四)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学生汇报后师用多媒体出示)四、板书设计五、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