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注意事项:①全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闭卷形式。②考前,考生在答案卷内准确填涂好姓名、考号。③一律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不能答出边框外。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古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西安,让我们联想到70多年前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北京,则让我们想起了60多年前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A.中国共产党成立B.国民党政权垮台C.抗日战争的胜利D.新中国诞生2.时下人们爱用“最美”这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人物是①黄继光②董存瑞③邱少云④杨靖宇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我国是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都把“三农”问题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达到14000万吨,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B.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提高与改进C.工业极大发展,辅助了农业D.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4.下表是1953-1957年我国在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由此可见,我国当时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B.优先发展重工业C.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1954年,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里“换了人间”主要是指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召开了中共八大C.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6.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B.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C.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D.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7.我国公私经济所占比重出现下表所示局面是1A.土地改革的结果B.三大改造的结果C.工业化的结果D.改革开放的结果8.下列人物中,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9.历史上,人的名字往往会打上时代的烙印。请问“马文革”、“徐卫兵”、“乔红卫”等人最有可能出生在A.“文化大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整风运动时期10.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是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11.读“常熟县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18529户)从1978年到1982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化运动C.文化大革命D.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2.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是A.上海B.珠海C.深圳D.厦门13.“厦门金门门对门,三通两制促和平。”此顺口溜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A.中美关系的新发展B.大陆和港澳关系的新发展C.中英关系的新发展D.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14.小超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深圳、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A.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现代中国农村巨变D.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功15.图片是形象的史料。小刚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收集到以下几幅图片,他为该图片配上的标题,恰当的是2A.中国的外交成就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C.中国完成统一大业D.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16.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C.中、美、苏要友好平等D.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7.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