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叶芝叶芝,爱尔兰诗人、剧作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叶芝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的创建者之一。1865年6月13日出生于都柏林。曾在都柏林大都会美术学院学习绘画,1887年开始专门从事诗歌创作,被诗人艾略特誉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1939年1月28日,在法国南部罗克布鲁纳逝世。叶芝曾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理由是“以其高度艺术化且洋溢着灵感的诗作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灵魂”。叶芝把这首诗献给一个一生追求但一生被拒绝的漂亮女演员茅德•冈。经过五次求婚,五次被拒之后,他总算认清了他们永远不可能交合的命运。但那颗受伤的心,还是无法停止对爱的最后咏唱和想象。就在茅德•冈嫁给了一位爱尔兰军官时,叶芝写下了这首诗。但是诗人没有直接书写,而是将时间推移到几十年之后,想想自己所爱之人衰老时的情景。那么,我们解读完这首诗之后,看看我们会不会有新的感受和认识。Whenyouareoldandgreyandfullofsleep,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Andnoddingbythefire,takedownthisbook,倦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来,Andslowlyread,anddreamofthesoftlook慢慢读着,追梦当年的眼神Youreyeshadonce,andoftheirshadowsdeep;你那柔美的神采与深幽的晕影。第一段设想几十年后,毛特·岗成了老人。诗人描摹着自己恋人的晚年生活,恳请她阅读他早年写下的诗篇,重新回顾年轻时的情感波澜。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一般恋爱中的人,总会赞美自己的恋人如何美貌、如何青春,但叶芝笔下的恋人,早已年华老去,头发花白,睡思昏沉,这表明诗人眷恋的不是“你”的外貌,他的感情也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消退,反而历久弥坚。请注意炉火这个意象,它在诗中出现过两次,具有多重含义:“炉火”,既是代表了晚年生活的场景,暗示了时光的消失、记忆的模糊,烘托出一种恍惚、惆怅的氛围;然而,炉火虽然暗淡,它却仍“红光闪耀”,这也就是象征了爱的激情没有熄灭,穿越了人生漫漫的长夜,它仍然在诗人的胸中燃烧。写作手法:想象关键词:阴影——提醒她应为曾经的拒绝而感到遗憾;情感:温暖;意象:“炉火”既代表了晚年生活的场景,烘托出一种恍惚、惆怅的氛围;又象征了诗人的激情仍未熄灭,像炉火一样在胸中燃烧Howmanylovedyourmomentsofgladgrace,多少人爱过你昙花一现的身影,Andlovedyourbeautywithlovefalseortrue,爱过你的美貌,以虚伪或真情,ButonemanlovedthepilgrimSoulinyou惟独一人曾爱你那朝圣者的心,Andlovedthesorrowsofyourchangingface;爱你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诗人从对将来的憧憬转向直接表白自己的心声:其他人可能只爱“你”的青春、“你”的美丽,无论出自假意还是真心,“只有一个人”──这里是指诗人自己──爱的是“你”灵魂的高贵,为爱尔兰民族自由奋斗不息的圣洁心灵。这是爱情的基础,也是能够把两人一生紧紧联在一起的保证。而且即使有一天你年老色衰,我也不变心。这一节语言表白质朴无华,情真意切。表白自已爱的是“你”的全部,甚至包括“你”的衰老、“你”的皱纹。其中第三句是这节诗也是全诗的灵魂。它不但道出了叶芝深爱毛特·岗的缘由,也极大地丰富了这首诗的思想内涵。写作手法:对比关键词:灵魂——茅德•冈献身爱尔兰自治运动的精神;情感:圣洁(或崇高、伟大等)Andbendingdownbesidetheglowingbars,在炉罩边低眉弯腰,Murmur,alittlesadly,howLovefled忧戚沉思,喃喃而语,Andpaceduponthemountainsoverhead爱情是怎样逝去,又怎样步上群山,Andhidhisfaceamidacrowdofstars.怎样在繁星之间藏住了脸。这一节通过恋人的所思所想,来表白自己亘古不变的爱情。尤为感人的是爱得那么深切那么热烈的诗人,竟然悄无声息,甘于寂寞地隐藏在一群星星之间。这首诗以艺术的魅力打动着全世界的人们,为后人一再模仿,显示了诗人的艺术价值。写作手法:想象关键词:隐藏──表达一种爱的超越性。情感:亘古不变作为一首充满浪漫主义的抒情诗。《当你老了》有两点表现得比较突出。一是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是爱她一时而是爱她一生,不论是她青春貌美,还是满脸皱纹,都不能改变爱的初心。叶芝是这样写的,也确是这样做的。尽管毛特·岗是他一生难圆的梦,但他对她始终不能忘情。试着用一首短诗表达对心底某个人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要求感情真挚。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