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设计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司马光教学设计第二篇:《司马光》教学设计第三篇:《司马光》教学设计第四篇:《司马光》教学设计第五篇:司马光教学设计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司马光教学设计司马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司、假”等12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重点和难点1、认识并书写生字。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3、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三、教具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生字卡片、录音机(带)四、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认识生字、感悟课文二、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2、小黑板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读检查)。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1、听录音机,数数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2、看第一张幻灯片,说说水缸在假山的什么位置?3、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正当们玩得高兴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不小心”是什么意思?①展开想象:这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小伙伴们什么心情呢?②看第二张幻灯片有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体会小伙伴着急的心情。③用急切的语气练习朗读。过渡:在这危险的情况下,司马光是怎样做的?请默读第四自然段。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①思考小朋友们为什么这么惊慌?②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一个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来了能不能救出小孩呢?他的方法好吗?小组讨论。③练习朗读、读出惊慌、害怕的语气。4、学习第五自然段①学生自由读,思考: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他的表现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看第三张幻灯片。②全班试着做做司马光砸缸的动作。③小组讨论:司马光的做法好在哪?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5、学习第四张幻灯片,并指导朗读。(四)发散思维训练。还有别的办法救出落水的小孩吗?(五)总结全文(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七)板书设计20司马光—机智、勇敢↓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砸缸↓救→小朋友第二篇:《司马光》教学设计司马光教学设计《司马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准本课8个生字和9个词语的音。认识“司、假、慌、喊、举、砸、破、救”8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4.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支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学重点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孩子。教学难点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教师板书课题:11司马光2.简单介绍(课件播放介绍资料):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我国此宋时期的历史学家。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二、故事:司马光砸缸1.课件播放,从动画中你看出了什么?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学生能从动画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孩子正往外爬,课件中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个孩子,其他的孩子有的吓哭了,有的喊着,有的找大人。2.观后想想下面的问题?①: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②:是谁救的掉进水缸的孩子,他是怎样救的?三、识字,读准字音。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要多读几遍。2.课件播放识字部分,要求学生读准生字及会认字的音。(1)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和会认的字。(2)同桌小伙伴互读、线纠正。(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4)做猜字游戏(卡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字音。3.再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