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职责》读后感:238秒的责任——《最高职责》读后感邮航南京航务部詹威东012009年1月5日下午15时26分,全美航空公司1549航班从纽约长岛的机场腾空而起,满载着155名乘客,向着目的地北卡罗来纳州飞去。在起飞爬升仅仅2分钟,飞行高度只有900米时,飞机忽然迎面撞上一群大雁,被鸟击之后,这架航班的双发严重受损,很短时间内相继停车,诺大一架a320飞机失去了所有动力,眼看就要机毁人亡,机长萨利·萨伦伯格临危不惧,和副驾驶一起配合,用自己精湛的驾驶技术,沉着冷静地操纵飞机完美迫降在了哈德孙河上,之后,他又带领全体机组引导全机乘客成功撤离飞机,而他最后在已经进水的客舱来回搜寻了2遍,确认客舱内没有人之后,最后一个离开了机舱,并最后一个登上了前来救援的船只。以上用最朴实的文字描述了一件惊心动魄的事件。刚刚离场的飞机因鸟击迫降至纽约哈德孙河上,这样的事实被美国舆论称为"哈德孙河上的奇迹"。创造奇迹的主人公名字叫萨利·萨伦伯格,足以载入航空史册的英雄机长。这本书通过写实的手法,为大众呈现了那238秒的惊心动魄与生死时速,与时间赛跑,与生命相偎,与使命共通。一名合格的机长,不仅仅是以蓝天为底色,以机翼为背景,更重要的是机长肩上佩戴的四条杠不是那么简单,有着深刻的寓意:第一条代表profession,即专业;第二条代表knowledge,即知识;第三条代表flyingskill,即飞行技术;第四条代responsibility,即责任。正是素质、本领、使命的浑然一体,视旅客生命为最高职责,才会有"哈得孙奇迹"的发生,才让这四条杠名至实归。书中的文字呈现出精致的画面为我带来美的享受……有他那永生难忘的第一次飞行;有他飞行员生活的描绘;有他从飞行员身份调查空难的感慨;有关于他温馨家庭的记录;有着他艰辛求学的讲述;有他一切为乘客着想的准则;有他那次惊心第1页共13页动魄的迫降之行;有他关于劫后重生的感悟。他经历了如此之多的事情;他享受着如此完美的天伦之乐……通过这些点点滴滴,他分享着作为飞行员职业生涯的人生哲理,而不仅仅是那238秒所认识到作为最高职责的使命感。通过文字的描写,让我真正认识到树立起责任意识对飞行员来讲是多么的重要,也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动力,切斯利·萨伦伯格机长用他一生的信仰寻求安全之路,这是何等崇高而又令人敬佩的信念。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始终把萨伦伯格这位英雄机长当作自己的榜样,向他看齐,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无愧于肩上的金杠。02其实,没有什么能比"最高职责"这四个字更能概括飞行的真谛。什么是职责。职责是职务与责任的统一,是某个具体岗位的工作内容与权责。而在这个职责之上又额外增加了最高二字,尤为显现了此项职责的重要性。在芊芊文字中,我们可以欣赏到一幅动人的画卷。这里的最高职责有着一语双关的含义定位。飞行在万里高空,那是一个多么高的一项职责呀。距离是高。同样地,这个职责使命也是万分的崇高。如果飞行员无法认真定位好他自己的这个职责所在,多少的乘客生命将会在瞬间于空中陨落。也许有人会说迫降的成功很大一部分也在于机长幸运地选择了迫降在河上而没有试图返回机场,但事实上正如影片中萨利机长反复提到的那样,迫降的成功固然是幸运之神的眷顾,但"四十年驾驶飞机的经历,所有这一切都从四面八方汇集给我力量完成这次飞行",可见,他的成功并非运气使然,而几乎完全归功于充分的准备。一生的信仰寻求安全之路。萨伦伯格机长说:"我接受的训练使我不能容忍任何低于职业最高标准的事,所以航空公司和航空界的工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责任:致力于保证每一天的安全,零事故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把这称为对‘职责’的日日专心致志,这是一个超越自我的目标。"用一生的信仰寻求安全之路,这是何等崇高而又令人敬佩的信念。0第2页共13页3"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贯穿书中的另一个理念,也是萨伦伯格机长成长的信念。书中有许多细节的描述给我们展示了机长"勿以善小而不为",13岁时的机长缘分,所以我会尽力积极、友善的对待别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努力使自己对别人有所帮助。"我们都要让生命过得有价值,因为人生短暂而又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