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在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中的应用摘要: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是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受束缚,忽视能力的培养,课堂气氛呆板,课堂效果不佳。因此,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上课时问内尽量地、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不断与传统教学相互碰撞,在碰撞中逐步融合,在融合中不断补充和完善。它主张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二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方法;运动人体科学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20)23-0082-02一、研究背景运动人体学科属于体育类二级学科,是集生物学、医学、体育学融为一体的交叉性、复杂性、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它包含科目有: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测量评价,等等。这些科目属于体育系体育理论主干课程,这些理论课程存在一定的抽象和难度,课堂学习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对于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好动,不喜欢体育理论,是导致理论教学困难的主要的原因,但是学生又不得不学习体育理论课程,从而使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这些课存在被动性。传统教学模式下,因受环境影响,教学设施不齐全,导致教师的单一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从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大脑刺激不到位,激发不起学生兴趣,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呈现(Presentation)、操练(Practice)、成品(Produce)三个步骤称为“3P”教学模式。[1]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这种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思维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受束缚,忽视能力的培养,课堂气氛呆板,课堂效果不佳。因此,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上课时问内尽量地、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正日益受国内外教育的关注。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余胜泉、路秋丽在《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中认为,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是不断与传统教学相互碰撞,在碰撞中逐步融合,在融合中不断补充和完善,它主张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二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2]二、混合式教学方法混合式教学方法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3]BlendingLearning是学习理念的一种提升,这种提升会使得学生的认知力一式发生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角色也都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不仅只是形式的改变,而是在分析学生需要、教学内容、实际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BlendingLearning强调的是,在恰当的时间应用合适的学习技术达到最好的学习目标。[4]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介式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进行优势互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学生上课及上网热情大增,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团结协作等方而的能力。1.混合式教学内容课程设计设计教学内容,构建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是混合式教学实施成功与否的前提。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然后确定任务。2.混合式教学研究实施过程针对课程特点,教师阐述本单元学习目标,并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结合方法,进行教学内容讲授,课堂分组分配给学生任务,学生课堂分小组讨论,课后进行网上在线学习交流,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提出对知识进一步的应用和疑问,教师将学生所提出问题进一步进行引导,对于难度较大问题进行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