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学习目标:1、了解诗句的大概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受西湖的自然之美,感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过程:一、走近西湖1刚刚我们吟诵的最后一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板书:西湖。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现代诗人艾青曾经写道:月宫里的明镜,不幸失落人间。诗人笔下那不小心落于人间的明镜就是——西湖。又有一位诗人周起渭这样写道: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广寒宫。他把西湖比成什么了?是啊,西湖成了他心中的那轮明月。而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那位即将离开杭州的白居易,他挥笔写下:湖上春来似图画,乱峰围绕水平铺。此时,他眼中的西湖就像——一幅画。2几千年来,人们用自己心中的笔描绘着西湖。诗人苏轼对西湖更是醉心。你对苏轼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来看看他眼中的西湖又像是什么呢?二、印象西湖1老师写诗题,请同学们举起手来,和老师一块儿写。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是啊,他们在西湖上喝着酒,赏着美景,起初是晴的,后来下起了雨,那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走进诗中去吧!2这首诗出现在我们校本教材《日积月累》第五册中,我们早就会读会背了,现在黄老师想邀请大家和我一起合作读。老师读一、三句,你们读二、四句,可以吗?换换读读好吗?你们读一、三句,我读二、四句,行吗?师生再次合作读。3同学们,苏轼笔下的西湖,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三、走近西子1西湖给每个人的印象都是不同的,还记得吗?有人说西湖像一面——镜子。有人说西湖就像一轮亮晶晶的——明月。还有人说西湖就像一幅——图画。可是在苏轼的眼中西湖却像什么呢?西子。你怎么知道的?诗中就是这样写的。生:(齐读)欲把西湖比西子。他把西湖比成了西子。(板书:西湖比西子)2你知道西子吗?西子是我们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到底有多美呢?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缓缓地)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而且是之首。传说每次当西施在古越国浣纱溪边洗纱,水中的鱼儿一看到她的惊艳容貌,都不好意思地沉入了江底。西施美吗?太美了,西湖真的如西子那样美?(板书:?)那就让我们坐着画舫,一同去欣赏西湖吧!四、晴雨西湖1小组合作,理解诗意。组长组织成员轮流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问问同学。2汇报——水光潋滟晴方好。①指名说诗意。(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闪闪,是多么美好!)②你从诗句中那个词知道西湖水面波光闪闪?(潋滟)潋滟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是什么让西湖水面波光闪动?(点击课件)同学们,阳光照耀着水面,你觉得这水面像什么?同学们,这水光潋滟的景色够美吧,难怪苏轼会说——生:(接读)水光潋滟晴方好。③老师在读的时候,查了查字典,发现“方”在字典里有七种解释,我选择了三种,你看看“方”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出示课件)生:第二种:正好,恰恰。晴天的西湖正好显得是那样的美好,你能给“方”换个词吗?④西湖的景物在晴日里这样鲜艳明媚,如果你就是苏轼,你会怎样吟诵这句诗?指名读。面对这波光粼粼的西湖水面,我们一起来陶醉地赞美——水光潋滟晴方好!3汇报——山色空蒙雨亦奇①正当诗人和友人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西湖山水之中,突然,天气发生了变化,眼前的西湖又变成了另外一幅景象。(课件出示:山色空蒙雨亦奇)生接读。指名说诗意。(雨天,西湖云雾迷茫,也是那么奇妙!)从哪个字当中你读出了“也”?(亦)亦就是也的意思,在古诗文当中常常用到。②来,看看吧!(放课件,随着音乐,教师轻声描绘)瞧!山变了——房子变了——树,也给人感觉不一样了。如果此时,你就是苏轼,喝着杯中的酒,赏着西湖的美景,说说:你看到了什么?③一阵蒙蒙细雨,洒落在湖面上,滴落在山林之中,这时的山,这时的水,这时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用一个字表达?(奇)是啊,这是一种奇妙,也是一种奇特,更是一种神奇,你能把这种感觉读进诗中吗?当苏轼看见柳枝在细雨的滋润下更加柔美,不禁赞叹道:山色空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