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市局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责任追究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一、追究范围本局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责任:⒈玩忽职守,应当作为而不作为的⒉擅用、滥用职权的;⒊徇私舞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索贿)的;⒋违反政策和制度,故意或过失超越权限,适用政策和制度规定错误的;⒌在执行公务中,处理问题认定事实不清,手续不全,证据不足而做出错误决定的;⒍由于责任心不强,不认真履行职责,领导指导管理不力或工作不到位而造成工作失(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误或出现不良影响及后果的;⒎对群众来信、来电、来访不履行《首问责任制》,推拖不管或敷衍塞责,延误信访办理,有意泄漏举报单位或举报人使其遭受打击报复的;⒏违反服务承诺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⒐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和向案件当事人及其他有关人员通风报信、泄露案情的;⒑有损于政策和制度的严肃性,处理结果显失公正的;⒈弄虚作假,隐瞒、歪曲事实,涂改、隐匿、销毁有关证据的;⒉其它违反政策规定,造成工作过错、失职、渎职应当追究的。二、追究方法⒈情节轻微的,经局领导班子研究,对责任人进行处理。⒉情节严重但尚未构成犯罪的,经局领导班子研究,提出第1页共2页处理意见,并报州监察局,由监察局对责任人进行处分。⒊过错、失职、渎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对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⒋工作过错、失职、渎职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依据有关规定向处理机关申请复查,复查和申诉期间,不停止处理决定的执行。三、处理意见⒈工作过错、失职、渎职情节较轻,危害不大的,可酌情给予责任人诫免谈话、批评教育、责令检查、通报批评等处理。⒉工作过错、失职、渎职后果严重,但尚未构成犯罪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程序规定,对责任人酌情给予行政或党纪处分。⒊工作过错、失职、渎职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对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⒋法律、法规对工作过错、失职、渎职人有明显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办理。⒌工作过错、失职、渎职责任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赔偿法》的规定予以赔偿。⒍过错、失职、渎职责任人主动承认并纠正错误的,可以减轻处理;坚持错误不改或者阻碍对其错误进行调查追究的,应当从重处理。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