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媒体形势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实践摘要:在信息数据爆炸且多元化的当今,涌现了越来越多媒体的传播方式。传播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电视、电台与纸媒,更多的是采用新兴媒体,如以微信、微博、网络直播、网络电台、HTML5等为主的自媒体传播方式,实现人人皆可传播,秒秒皆有数据的时代。其中校园媒体也承担了整个国民文化导向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媒体力量,映射出当下青年一代对于新媒体的独到见解。本文以新兴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为研究对象,紧密结合新媒体这一平台,同时联系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制药与材料工程学院在学生工作中的一些实际情况,并就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实践与问题作一些探讨。关键词:新兴媒体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随着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传播载体更加多元化,使原本PC端的“网络”媒体传播方式渐渐向以“手机”为主要终端的“移动媒体”进行快速转型。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平板电脑”、“车载电视”等传播设备,给人类的生活、生产、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等带来了全新的媒体推广模式。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20年12月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20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随着高校校园信息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新兴媒体技术为校园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微博、微信、移动端网络直播与网络电台,APP新闻客户端、HTML5等新的媒介手段更多的在学生群体中普及,形成了新的文化意识形态。在新形势下,如何与时俱进,将新兴媒体运用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管理工作中,现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急需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新兴媒体技术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实践传统校园文化活动在媒体宣传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时间、地域区块的限制,导致受众面无法全面铺开,此种方式已不足以吸引学生关注度,介于时下微信、微博、知乎等众多新兴媒体平台在95后学生中的广泛普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及。新兴媒体技术能够较好地促進活动的推广与宣传,通过这样的方式与校内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实现在“足不出寝”的情况下便可知晓校园内发生的各项文化活动与新闻资讯,避免了传统模式的弊端同时也满足了青年学生追求时尚流行的需要,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只有将新兴媒体平台与传统校园媒体相结合的方式,才能促进整体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循环体系。笔者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制药与材料工程学院为例,学院以“金职制药”公共微信为平台进行宣传报道学院新闻、学生活动宣传推广、优秀团支部评选投票、SUC暑期社会实践队宣传片展示等等活动,利用音频、视频、动态图像、HTML5等方式,将宣传展示立体化,而不局限于单一的海报或纸质材料这类的传统模式。学院团委还利用“APP网络直播平台”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互动,如“学子音才·十佳歌手”活动为例,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场,均以手机平台APP软件进行实时直播,使得未能亲临现场参与活动的学生也能看到比赛实时进展情况,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校园文化宣传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媒体宣传方式的转变也提升了学生对于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同时在学生参与自发性的转载与转发资讯过程中对自身产生正向地价值观,也能营造积极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扩大学院自媒体的影响力。二、新兴媒体软件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因时代的变化,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导致95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沟通、消费方式都与以往不同。他们具有个性鲜明、思维活跃、依赖网络等特点。结合新兴社交媒体所具备开放性、交互性,分众性、平等性这些特质,消除了现实世界中地域限制、社会地位、种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学生更乐于在APP社交软件的虚拟空间里展现自我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畅所欲言,宣泄生活中的不满。高校教师如何与学生搭建关系桥梁,如何形成新形态的亦师亦友关系变成当下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教师若能与时俱进、深入了解新兴媒体,便能更加容易掌握学生思想动向与心理状态。新兴媒体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将传统纸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