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副职如何履行好职责领导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项重要活动,通常情况下由正职与副职共同来完成,正职与副职有分有合贯穿于领导活动的全过程。副职是一个单位、一个班子的重要领导成员,是正职的智囊、参谋和助手,是受正职委托分管某一方面工作的负责人。副职在单位里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既唱主角,又当配角。其角色决定了副职既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又要处理好上下关系;既要认真负责,又不能越权、越位;既要维护自身形象,更要维护整体形象。一、在思想观念上牢固树立配角意识作为副职在思想上要端正态度,摆正位置,有配角意识,有了这个意识,就能找到扮演配角的感觉,有了这个感觉,才有可能做好配角,当好助手。这种意识的树立要牢固,不要受其他因素的干扰。首先要有维护正职权威的思想意识。副职必须自觉尊重正职,注意维护正职的权威。正职是一个单位、一个班子的主要领导,是一把手,也就是核心,处于主导地位,是决策者、负全责任。而副职是一个部门不可缺少的,承担分管责任,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既是充当正职的助手,扮演配角的下属,又是下级的领导。因此,作为副职必须紧紧围绕正职这个中心,维护正职的权力和核心地位,自觉服从正职的领导,无论正职的年龄、资历、学识、能力如何,既然是自己的上级,就应该树立尊重的意识。要自觉地树立和维护正职的形象,尊重正职的正确管理,在工作上支持和帮助正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配合、协助正职作为自己的主体意识,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稳定、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在难题面前为正职出谋划策,主动出面,化解矛盾,勇于承担责任。其次要明确有限权力的意识。副职首先要知道自己与正职的职责权力之别。只有职责赋予方面的工作,才是施展才华的舞台。副职与正职的权力是有差距的,正职统揽全局,决定全局,对单位的事情实行全局的领导和管理,而副职仅在自己分第1页共17页管的工作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权限。正职根据工作的需要和副职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授予副职一定的工作权限,副职在正职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对正职负责,要多请示、多汇报,对正职没有授权的,不能轻易越权、说话、表态,应根据自己的职责权限,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纵使能力再强、资历再深,也要尊重正职,甘居正职之下。大到决策拍板,小到座位排列、讲话做派等小节都应注意,不可擅越“雷池”。其次看清工作舞台的协作性。除受制于正职的领导外,还有来自同级、同部门及其他方面因素的制约,需要去协调,有矛盾时去化解。鉴于此,副职要擅长与正职,同级以及下属融洽相处。再次要有团队至上的意识。领导工作千头万绪,涉及方方面面。副职要努力为身负重任的正职排忧解难,帮助其摆脱具体事务的纠缠,让其腾出主要精力和时间,总揽全局,思考和处理重大问题。对正职的支持也是份内事,是副职必须具备的素质。一是在任务繁重时主动请缨,向正职提出增加工作量要求,即使正职交办的工作与分管工作发生了冲突,也应先完成交办任务,随后再采取适当措施搞好本职工作。二是在遇到难题时大胆负责,副职要不等不靠,不推不避,想方设法妥善解决。三是在发生冲突时挺身解围,当正职遇到纠缠不休的敏感问题时,副职不能隔岸砚火或坐视不管,更不能幸灾乐祸和落井下石。而应不管涉及的问题是否属于自己分管的工作,都要从大局出发迎难而上,为正职解围。四是在决策出现偏差时巧于善后,“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决策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副职要自觉为正职补台,做好纠偏除弊的善后工作,力求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共同垮台”。这也是一种人品和道德的体现。二、在履职能力上不断加强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副职既是“将”,又是“帅”;既是配角,又是主角;既要当参谋,又要当主官。这种双重角色要求副职既要了解全局,又要独挡一面;既要善谋,又要实干;既要“费心”,又要“劳神”。扮演好双重角色,履行好双重职责,就要具备双重素质,做“复合型”干部,实现“全”与“专”的统一。所谓“全”,就是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有广博的第2页共17页知识面,能够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