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人大换届选举要把好三关多措并举把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四道关----在全市换届选举工作总结会上的发言长堎镇人大主席团邹俊长堎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从3月下旬开始,到5月下旬结束,历时2个多月。镇人大主席团和换届选举委员会在市、县人大的支持指导下,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县换届选举工作会议的精神,严格按照《选举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程序,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开展。通过依法投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县、镇两级人大代表以及镇人大、镇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进一步推进我镇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镇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基本情况据统计,我镇总人口数为119535人,共有选民56365人,参加投票选举的有54211人,参选率为96.17%。这次换届选举我镇县人大代表名额为35名,实际选举35名,划分选区为25个,代表初步候选人为60名,确定正式候选人60名。选举镇人大代表名额为108名,实际选举107名,划分选区41个,代表初步候选人为149名,确定正式候选人148名。在新一届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中,其中县代表35人,镇代表107人,其年龄结构、政治素质、构成比例、文化程度等方面较为合理,符合法定要求。二、主要做法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一件大事,是人民当家作主、参政议政的重要体现,也是最广泛、最基础、最重要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践。长堎镇人大主席团在本次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重点突出“一条主线”,着力强化“四项措施”,坚持把好“四道关口”,切实保障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顺利推进。第1页共4页突出“一条主线”: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作为贯穿于换届选举工作全过程的一条主线。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由党委统一领导换届选举工作的全过程,这是顺利完成换届选举的根本保证。尊重和保障选民的民主权利,使县、镇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建立在广泛、有序而又坚实的民主基础之上,这是换届选举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选举工作的各个环节,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进行工作,这是县、镇人大换届选举取得成功的法制保障。强化“四项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了组织机构健全,责任明确的选举工作网络,形成了以镇换届选举委员会为核心、选区领导小组为骨干的领导体系,镇党政领导班子全部分派挂点到各个选区指导选举工作,为县、乡人大同步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二是强化培训骨干。镇换届选举委员会对镇选举委员会办公室成员,村(场)、社区、站所、企事业单位负责选举工作的干部进行2次集中培训,着力对选区小组工作人员进行换届选举工作基本知识、操作规程的强化培训,为换届选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三是强化舆论宣传。组织了强有力的宣传队伍,运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宣传形式有声有色地进行宣传。在全镇各主要街道和显眼的地方悬挂换届选举宣传横幅,在每个村(居)委会宣传栏张贴标语及选举公告,使广大干部和全体选民了解县、乡人大换届选举重要意义、时间、任务和要求,为整个换届选举工作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浓厚的舆论氛围。四是强化协调督导。本次人大换届选举是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与此同时,县乡两级领导班子选举亦同步进行。为适应本次换届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根据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的部署,选举委员会对每一个阶段工作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不定期到各选区小组进行督导检查,切实保障全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依法有序整体推进。把好“四道关口”:一是把好选举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任命关。新修正的选举法规定:“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为代表候选人的,应当辞去选举委员会的职务”。从根本上回避了过去选举委员会组成人员大多数为代表候选人,自已负责选自已的问题。以法律第2页共4页形式明确了选举委员会的职责,有利选举工作的有序开展。镇人大主席团对拟提名推荐为代表侯选人的,不予任命为选举委员会成员。选举委员会组成人员从熟悉或有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经验,并不被提名代表侯选人的同志中挑选。二是把好县乡...